民間有句諺語:“好腦子不如寫不好的”,意思是說,記憶力再好也不如用筆把內容記下來,這樣更難忘記,可見記筆記的重要性。此外,統計數據顯示,記筆記的人更有可能被研究生院錄取,並在學術上取得成功。所以,不僅要記好課堂筆記,還要記好,這樣才能保證聽課和學習的效果。
上課做筆記的時候,要緊跟老師的思路,不能為了做筆記而忽略了聽課的重要性。進入大學後,自學成為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也就是說,如果有人上課不專心聽講或者不善於記筆記,很容易在成績上落後於別人,甚至不及格。也許有人想說出來。考試快到了,為什麽不直接看同學的筆記或者抄下來背呢?有必要做課堂筆記嗎?當然,那不行。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課堂上做筆記不僅可以吸取老師授課和解惑的“精華”,還可以幫助學生將知識串聯起來,所以做筆記是必不可少的。但需要註意的是,做筆記時要緊扣老師的思路,以聽為主,記筆記為輔,不能主次顛倒,否則極有可能影響聽課效果,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下降。
課堂筆記要註意復雜與簡單的結合。沒必要面面俱到。很多大學生上課都有記筆記的習慣。有的把老師講課的內容全部照搬過來,費時費力,導致講課質量下降。其實這種記筆記的方式看似辛苦,實則是“求末”,容易胡思亂想,影響聽課效果。
所以,學生要想在課堂上做好筆記,壹定要控制好繁簡結合的“節奏”,不要面面俱到。比如書上的東西或者妳熟悉的東西,不需要寫,用幾句話就可以表達出來。另外,壹些不太重要的知識點也不需要記下來。可以用提示性的句子標註,課後補充。但重點內容盡量不要省略,防止遺漏知識點。
上課記筆記的方法有很多,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人認為科學通俗的記筆記方式更好。所以為了做好筆記,他們會研究壹些流行的筆記方式,比如下載壹些筆記app,用康奈爾筆記和思維導圖整理課堂筆記,結果卻適得其反。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上課記筆記需要技巧,妳最擅長記筆記的方式用起來最方便。所以沒必要追求新鮮刺激的筆記方式,而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筆記方式,提高效率,保證學習效果。
課堂筆記需要及時整理和復習,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很多同學上課記了筆記後,課後沒有及時整理和復習。他們直到快考試的時候才想起翻出筆記,才發現筆記本上的很多知識點都是缺、錯、亂的,根本不能作為復習資料。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只是為了記筆記而記筆記,課後沒有整理和復習,會讓課堂筆記漏洞百出。
其實好的課堂筆記不僅需要整理,需要時不時的復習,更重要的是需要舉壹反三,思考,才能發揮作用,才能讓學到的知識更加紮實,才能放大聽課的效果。大家在整理筆記的時候,要重點整理課堂內容,查漏補缺,復習筆記也要有規律有方法,這樣復習效果才能放大。
上節課寫的筆記不僅要記下來,還要用對方法,不能忽視聽課的重要性。課後也要及時整理和復習,這樣才能鞏固聽課的效果,讓課堂筆記成為妳的“學習幫手”,而不是單詞組成的“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