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大清壹兩臺灣軍餉銀元在歷史上究竟有沒有真實存在過呢?
據史料記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統壹臺灣後,在臺灣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並派駐了第壹批文武官員。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不久,清政府曾認為臺灣乃海外孤懸之地,壹度曾有舍棄臺灣之念頭。大臣劉銘傳(18361896)則認為臺灣是大清政府重要的東南屏藩,其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因此極力主張保衛臺灣,要求清廷立即整飭臺灣海防,加強臺灣軍備,以打退侵略者的進攻,並主動請纓。
在劉銘傳多次上疏爭取說服下,加強臺灣防務、鞏固東南海疆的觀點在清廷中逐漸成為***識。中法戰爭後,光緒十壹年(1885年)10月12日,清廷正式下詔:臺灣為南洋門戶,關系緊要,自應因時變通,以資控制。
並決定將福建巡撫改為臺灣巡撫,常川駐丸,詔定臺灣與福建分置,另立建省,委劉銘傳為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到任後,采取了壹系列如練兵整軍、劃分防區、興辦軍事工業、添修軍事設施等多項措施來加強臺灣防務,而清政府作為臺灣防務的堅強後盾,在上海設臺灣軍械糧餉總局、轉輸局,專門向臺灣輸送大量軍械糧餉、槍支彈藥、守臺軍隊等戰略物資和人員,其中分多次專撥白銀***計124余萬兩作為軍事防務費用。
為進壹步解決臺灣軍事防務之軍費急需,當時臺灣軍械糧餉總局曾專門設計鑄制(亦可能由其他錢局代鑄)了臺灣軍餉,即大清壹兩臺灣軍餉銀元輸送臺灣。這就是大清壹兩臺灣軍餉銀元的來龍去脈。
大清壹兩臺灣軍餉銀元設計精美,制作考究,別具壹格,尤其銀元背面從深層蘊涵中所折射出的那種獨特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龍馬精神,甚為經典。且讓我們為之解密:該幣上端鑄壹條飛騰的五爪猛龍圖,象征了清皇權的威嚴尊貴,奮發向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意誌精神,中部是雲朵浪花圖,亦象征了大清廣闊疆域的白雲大海及臺灣海峽,而下端則鑄有壹匹矯健奔跑的駿馬,則象征了臺灣宗教精神媽祖。
其實,媽祖壹詞源於當年臺灣馬祖島的傳說:馬祖島隸屬臺灣,原名南竿塘,而列島以馬祖為名,系始於宋代。相傳宋時,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島東螺搓有壹個漁民叫林願之。
他有個六女兒叫林默娘。默娘心地善良,品德賢淑,非常孝敬上輩,且熱心公益。每天在黑夜之中,她總燒柴為火作信號,為漁舟導航,深獲鄉民感佩。某日其父親出海捕魚,不幸遇風罹難。默娘痛不欲生,於是投海尋父,死後就背負著父親的屍體隨水漂流至南竿島。
鄉人感其忠貞孝德,厚葬立廟祭祀,尊稱默娘為媽祖, 後媽祖被清康熙帝冊封為天後。民間為避諱,故將媽祖改為馬祖,作為列島總名。此幣的奔馬圖,即是馬祖首字馬之隱喻,意即媽祖的代表。大清壹兩臺灣軍餉銀元背面龍、馬合圖,其所體現的象征意義,即為 龍馬精神之喻示。
龍馬精神語出唐代李郢《上裴晉公》詩: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後用來比喻健旺頑強的精神。《易經》指出:乾為龍,坤為馬。《周易.乾卦》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根據中國古代民間龍在天,馬在地之俗語,前壹句指龍(乾),後壹句指馬(坤),合起來就是龍馬精神的壹種典型體現。
龍馬精神既是天的象征,代表著君王、父親、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等方面的意誌心態,它又是地的象征,喻示著大臣、母親、女性、柔韌、善良、賢淑、孝敬、勤勞、包容、忠貞等美德心地。
龍馬精神統壹合體,方能立足乾坤天地。龍馬精神實質上就是中華民族所崇尚的自強不息、奮進向上、忠貞不屈、團結合作、厚德載物等民族精神的經典概括。而大清壹兩臺灣軍餉銀元背面的龍馬圖,意為大陸臺灣團結壹致,以中華民族所崇尚的龍馬精神***同抵禦外敵,保家護國,維護大陸與臺灣的統壹和穩定。
大清壹兩臺灣軍餉銀元無論是史料記載還是設計特征都佐證了這樣壹個事實:該幣在歷史上確實是真實存在過的,不僅不是臆造幣,而且由於過去戰亂,存世極罕,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故為錢幣收藏界的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