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裏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每壹個國人都是耳熟能詳。而大禹治水公而忘私、科學創新、尊重自然、艱苦奮鬥的精神,無不是華夏傳統民族精神的源頭所在。千年過去,這股精神壹脈相承,已經鐫刻進了每壹位中華兒女的基因。
而關於大禹的形象,歷史上並沒有過多詳細的描述。只知道他是夏朝的開創者,由於治水有功,被舜帝禪讓繼承了帝位,還曾娶塗山氏為妻。至於他的外表,還有出生地,壹直以來都是千古之謎。
盡管大禹的形象至今成謎,但相信大部分國人都見過大禹的畫像或是雕像。這些後人創作的大禹形象基本上都如出壹轍,乃是壹個頭戴鬥笠,手拿叉子,且蓄著長胡須的中年男子模樣。這壹形象具體的來源如今已不可考,但卻已經深入了每壹個國人的內心,如今只要壹提到大禹,其便呼之欲出。
對於這個形象,不少人壹定會存在壹個疑惑。其頭戴鬥笠無可厚非,畢竟治水時肯定大雨如註,鬥笠好歹也算是壹個防雨工具。然而,大禹手上那把叉子是怎麽回事?治水怎麽就跟叉子扯上了關系呢?
其實,這把東西並不是“叉子”。要了解它的用途和來歷,還得從大禹的父親說起。《山海經》裏稱大禹的父親叫“鯀”,在堯帝掌權那會,他就被封為崇地的伯爵,史稱“崇伯鯀”。並且,治水早從鯀這裏便開始了,大禹只是繼承父親的衣缽而已。
傳說在帝堯時期,當時洪水泛濫成災,百姓苦不堪言。帝堯也是想當頭大,便詢問臣子是否有人能治理這水患。而眾臣壹陣推脫,最後這任務便落到了鯀手裏。而鯀也是臨危受命,花了9年時間來治水,可惜效果並不理想。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鯀采用的治水方法在於“堵”。他在那些洪水泛濫的地區興建圩堤大壩,對洪水進行圍追堵截。然而,這種辦法短時間內確實能看到成效,但時間壹長,由於洪水的重負,決堤時帶來的破壞力將更加巨大。直到後來治水工程傳到了大禹手裏,他壹反父親做法,將治水重心放在了“疏”上,從而有了質的飛躍。
而疏水自然要涉及到開挖河道,此時大禹手上那把“叉子”便派上了用場。嚴格來說,這東西並不叫叉子,而是耒耜。根據《易經》的描述,這東西乃是田裏松土翻土耕犁的鼻祖。由此不難推斷,在大禹時代,如同叉子耒耜是大禹用來開鑿河道的工具。
當然,在那個生產工具普遍不發達的年代,大禹用這麽小壹把耒耜疏浚河道著實是無奈之舉。可想而知,當時大禹付出了多少汗水才終將洪水徹底治理完成。
而後世人在創作大禹形象時,能夠凸顯大禹辛苦和汗水的耒耜自然要應用其中。而這件耒耜,還代表著壹些特殊含義。它既是大禹治水的工具,也和古代農耕文化壹脈相承,無不凸顯了古人智慧的過人之處。同時,也將古代的農耕文化和整個天地自然關聯到了壹起。
壹個形象要從古流傳至今,必然是深受廣大百姓所認可的。而這座頭戴鬥笠、手拿耒耜的大禹形象,無不將我國古人所認同的“天地人和”這4個字展現地淋漓盡致。也難怪直到今天,大禹的這壹形象依然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