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前,天寶鄉新會村有壹塊刻有“古馮毅誌”的石碑,後被毀壞。
天寶鄉新會村,有古城遺址。原來有東、西、北、南四個門,現在只有西、東兩個門。城墻的地基是用石頭砌成的,城門是用大石頭砌成的。城址總面積約1平方公裏。在城址東側附近的小山上,出土了1985、1商代的銅鈸,以及石斧、陶片、青銅劍、刀、矛、煉銅等。
【左山文物】左山位於天寶鄉平溪村西150米茶花山上。是壹座前面有溪港(松溪河上遊)的長山,天寶古人曾在此居住。7月1982,16,在縣城進行文物普查時,初步確定為春秋文化遺址。遺址長400米,寬100米,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出土了100多件鼎足、石氏族、石斧、各種裝飾性軟硬陶片、歷石等。後來隨著進壹步的發掘和考證,初步推斷為商周文化遺址,距今約4000-5000年,是天寶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址。2001年5月初,史誌辦縣、縣博物館、天寶鄉的領導和專家在平西采風時再次到現場考察,發現現場地表以下壹米左右分布著壹片片礦物凝結物,呈沙狀,呈團塊狀,以黑色礦物為主,夾雜著閃閃發光的金黃色晶體。問的村民都不能給出詳細的答案,懷疑是古代煉銅殘渣。另壹方面,在緩坡處,發掘了壹座殘墓,出土了壹對黑色楔形裝醬魂瓶和壹些北宋古錢幣,經分解為北宋古墓。
【中國文物精華——天寶商代銅鈸】共有1件商代銅鈸,高56 cm,柄長17 cm,鈸面寬45。5厘米,體重40斤。有明顯的範鑄痕和砂眼。鐙身飾有獸面紋,古樸莊重。手柄是圓柱形的,並通過突出的幹燥帶與工具主體的內腔連通。3月1985,12,天寶鄉新會村楊牛形山出土,是江西省發現的第壹件商代樂器,已列入《中國文物精華詞典》。今天,西藏縣博物館。
【革命文物】位於黃沙村,東有龍山,西有西牯嶺,北有紫陽壇,南有小坑。整塊土地形似水桶,易守難攻。1934年2月3日,蕭克將軍指揮紅軍在黃沙龍山抗擊敵人。這些戰鬥是紅軍第十七師北上湘贛蘇區的第壹次大勝利。紅軍以不到3個團的兵力,擊潰敵4個團,殲滅2個旅1師,俘虜敵人300余人,殺傷敵人600余人,繳獲步槍400余支,輕重機槍40余挺,大量彈藥和軍需物資,創下了紅軍早期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紀錄。為了紀念黃沙的勝利,1994年2月在黃沙戰爭原址建了英雄紀念碑。蕭克將軍親筆題詞:“黃沙勝利革命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