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明青銅後,制造出了很多青銅用具,但青銅武器數量並不多,中國最早的青銅矛頭發現於青海,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產物。青銅制造不易,就算是貴族更多的用於禮器,而武器使用有限,主要原因是露天錫礦難得。在夏商的活動範圍內,錫礦的分布及其有限。
商代出土了不少青銅制成的矛頭,但石制的矛頭和骨質的矛頭並未被淘汰,仍然廣泛裝備於基層士兵。在商代早期,這種區分格外鮮明,除了少數貴族之外,軍隊使用的矛基本都是矛頭呈柳葉型的石矛和骨矛,青銅矛的裝備量很小。當時的青銅矛矛頭形狀受石矛影響,亦為柳葉形,這種柳葉造型的矛頭壹直被使用到商代中期。
青銅武器遠較石質武器耐用,為了能夠牢固的安裝在木柄上,青銅矛在結構上產生了改變鑄出了骰,骰就是矛葉下面的圓筒,多呈圓錐狀,是矛頭和木柄的連接部位。有骰的矛可以直接套在木柄上,比捆綁的矛要方便安裝,但光有骰也不夠,人們很快就發現,在使用的過程中,套在木柄上的矛頭很容易因為各種原因而脫落。
現存最早的有耳柳葉矛矛出土於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遺址,壹***三件,這幾件矛頭同時也是現存最早的商代青銅矛。早期有耳矛的膠和柄的截面均為圓形,兩者之間極易產生***軸旋轉,為了避免***軸旋轉帶來的偏移,後期的有耳矛的膠部截面均為菱形或橢圓形。
武器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地域因素的影響,以商代的柳葉矛為例,帶耳的柳葉矛最早出土的地點在南方,同時南方出土的柳葉矛也多帶有耳,無耳矛則恰恰相反,最早出土地點位於北方,同時北方出土的柳葉矛也多為無耳予。
北方出土的無耳柳葉矛多數帶有釘孔,其釘孔位置多在膠的正反兩面(即矛葉所處水平面的兩面)。這些帶有釘孔的無耳柳葉矛在裝柄時需要用鉚釘將矛頭和木柄傳接在壹起,鉚釘的存在除了加固矛頭,使之無法前脫之外,還解決了矛頭和矛柄之間***軸旋轉的問題。
在商代,北方地區是草原民族的活動區域,南方則是其他少數民族的居住地,殷商王朝的核心統治區為中原地區。中原地區處於南北之間,因此無論是有耳柳葉矛還是無耳柳葉矛都有壹定數量的出土。中原地區出土的商代青銅矛中最古老者為商代中期後段產物,在形制和工藝上都明顯落後於北方和南方的同時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