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文明交流的產物,不論我們是什麽國家、什麽民族、或是說著什麽樣的語言,我們都會因為欣賞藝術而產生***鳴。正如我們所有人在欣賞梵高《向日葵》時都會發出同樣的感嘆和激動,而外國人在聽《青花瓷》時,也會情不自禁的贊美中國音樂的動人悅耳。因為藝術能上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人,跨越時空、語言的障礙真正的實現情感的***鳴和交流。盡管我們可能都不懂彼此所說的話,但我們對美的追求都是壹樣的。
就像趙翼《論詩》所描述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藝術從古至今從未停下發展的腳步,在這之中湧現了大量的優秀藝術家,創作了許多為世界所贊嘆的藝術作品,從美術領域裏,有西方的梵高、畢加索、莫奈等,中國有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等,每壹個人都是家喻戶曉的大家,中外聞名享有十分崇高的名譽。繪畫大師齊白石最擅長畫蝦,他的繪畫作品之中,充滿了田園鄉村的氣息,欣賞他的畫作妳能透過他的作品看到他對土地與農民的熱愛,和藏在作品背後他那顆對藝術創作純真質樸的心。正文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歷代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瑰寶,但為之感到不幸的是,在每次戰火的摧殘下總是會伴隨著文物的消失,留下來的只是那為數不多的壹小部分。為了更好的傳承保護我國流落在民間的文物,電視上湧現許多的鑒寶節目。越來越多的觀眾們開始把自己手裏的寶物帶上節目讓專家為之鑒定評估,因為有很多的人並不具有專業的鑒定技術和相關的經驗,在節目之中大家也能欣賞到許多珍貴的文物。
其中就有壹期鑒寶節目,來了壹位氣質文雅的美女,她帶來的寶物是壹幅名畫,根據她所說這是壹幅齊白石的真跡。這壹次這是專門拿來向要讓專家們品鑒品鑒,看它到底是不是齊白石的畫作。眾所周知,齊白石擅畫山水蟲魚鳥獸。每壹樣東西在他的筆下總是會被描摹的栩栩如生,充滿生命力。而在齊白石過世之後,他的作品變得越來越出名開始不斷地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拍賣場上,在眾多畫作之中最出名的是壹幅《山水十二條屏》,這幅畫在北京更是以4.5億的高價開始競拍,最終以9.3億的價格成交,這幅畫在此之後壹戰成名,成為當今世界最昂貴的壹幅中國名畫。
這幅畫可以說是齊白石在藝術創作領域的最高成就,其中也蘊含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和對田園鄉村生活的向往。正是如此,民間仿制齊白石的畫也逐漸的浮現。要知道在古玩界,在辨別文物真假是壹件很難的事情,需要很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因為自古以來有無數以仿制為生的人,他們之中有的仿制水平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而此女子帶來這幅畫就是想考驗專家的真本領,專家在觀察女子手中的畫時,詢問女子怎麽得到的這幅畫,女子卻不提壹言,只是說這是齊白石晚年的壹幅作品,具有很高的價值。
在古董領域,即便是擁有豐富鑒定經驗的專家也有出錯走眼的情況,女子不說明畫的來歷,無疑對專家鑒定來說產生了巨大的考驗。而在鑒定過程中,首先了解畫作的來歷是非常關鍵的,如果在不清楚的情況下專家功底不夠深,就很難給出正確的判斷。專家在初步鑒定之後直言是贗品,女子笑稱:齊白石其實是我爺爺!聽到這句話之後專家們重新對畫作進行了仔細地觀察和鑒定,最終發現這確實屬於齊白石的真跡,其名稱為《楓葉秋蟬圖》,專家解釋確實看走眼了並誠懇的向女士道歉。
從壹開始,大家都沒有想到齊白石的孫女會來參加鑒寶。專家在得知身份之後只能苦笑地搖搖頭,其實來鑒寶的人早就明白了寶物的真偽。其實,女士帶來的這幅畫作,是齊白石92歲高齡時所作,為了送給自己弟子當作新婚禮物。壹般而言這種作品是不會流落在民間的。專家才會在初步判定時說女子手中的畫是贗品,而不是齊白石真跡。就像《紅樓夢》裏的對聯壹樣:“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