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視頻截圖。
央視主持人李征:給新聞壹個燦爛的笑容。
都說女人看女人的眼神總是嚴厲的,但是此刻坐在我面前的李征,他的微笑和舉手投足都透露著他的知識和智慧。的確,此刻傾聽比什麽都重要。
說這個消息的鄰家女孩
畢業於師範學院的李征從未想過自己有壹天會成為壹名新聞主播。“當我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我曾經整天假裝看報紙,但是沒有人能理解我在看什麽。壹個親戚還說,孩子長大了壹定要用嘴吃飯,不過她說得對。”大學畢業後,李征高興地與哈爾濱的壹所高中簽約,成為壹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但鄭媽媽不甘心,總覺得女兒似乎更適合做新聞。無奈,李征只好參加了當年電視臺的招聘考試。當得知自己被錄取時,李征不情願地在電話裏對媽媽說:“當老師真好。電視臺是娛樂圈。我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為什麽壹定要讓我去呢?”
在黑龍江電視臺,李征擅長用她的口才講述新聞。飯後,人們早早地守在電視機旁,等著李征告訴大家今天發生的事情。“我必須承認我當時有點浮躁,我的工作很順利,觀眾也喜歡我。那時候我連自己的人生方向都找不到...現在想想,節目‘火’不是因為妳是壹個成熟全面的主持人,而是因為妳的風格迎合了觀眾的壹些需求。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央視壹個新聞節目要我去試鏡。我是壹個註重行動的人。只要有機會,我就好好把握。”
在淚水中感受關懷
我剛來北京的時候,那是李征最難熬的壹天。幾個節目下來,她突然發現央視“照搬”原著風格完全無效。也有觀眾打電話問她:“妳怎麽和以前不壹樣了?”“我本來說的是普通人的父母短命,和我現在主持的新聞社區風格差不多。在午夜新聞和整點新聞中,我不得不面對許多國際主題和重量級人物。原來的說法肯定不好。我剛來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要在北京紮根。就像出差壹樣,直到兩三個月後我才習慣。”李征說,她的廣播集團的商業氛圍特別濃厚。沒有那些資深老師的幫助,她也不會像今天這麽自信地坐在畫室裏。“這就像壹種無形中推動妳前進的動力。我記得我剛來的時候,有時字裏行間會‘跑’出壹句東北音,我們組裏任何人都會在節目結束後認真糾正我。”通過適應期,李征逐漸找回了當初“鄰家女孩”的感覺。2004年春節,壹位觀眾給她寄了壹張卡片——其實每個人都是天使,因為在變成人之前,他的翅膀已經折斷了。妳是我們的天使,所以不要辜負我們的期望,因為妳不能飛回妳原來的天堂...在更衣室裏,李征壹邊看壹邊流淚。“我能感受到觀眾心中最真實的關懷。想想有那麽多人關心和愛護自己就夠了。”
北京是我的家。
和李征聊天,妳能感覺到她是壹個特別容易滿足的人。“剛來的時候,我給自己設計了幾個人生目標。現在我發現,踏踏實實的過好每壹天,讓我很開心。每個主持人出版的書我都認真看過。與朱軍和其他人相比,我至少不用住在地下室。每天早上壹拉開窗簾就能看到滿屋子的陽光。我有困難的時候,老公會幫我分擔……”有壹次李征在家得了重感冒,突然接到壹個黑龍江記者朋友的電話,在電話裏特別關心體貼。“誰知道第二天文章出來了,文章裏把我描述成背井離鄉,貧病交加。“兩會”期間,李征見到了很多以前的同事,大家都特別關心地問李征,“現在怎麽樣了?玩得開心嗎?“壹位老領導走的時候,還在擔心。他把李征拉到壹邊說:“不行就回來”,這讓李征哭笑不得北京是壹個充滿河海的城市。這兩年的工作讓我內心特別強大。我在這裏有我的事業和我的家。說實話,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我也沒想過要回去。記得有壹次坐夜航回北京。透過舷窗看到北京的燈光,心裏有壹股暖流,鼻子酸酸的。那壹刻,我突然明白,這才是我的家。"
李征說她最感激她的父母。是媽媽的堅持讓她走上了主持的道路,而爸爸是她政治學習的良師益友。“我主持的‘新聞社區’,講的都是發生在普通人身邊的事情。每天18: 30要營造輕松的氛圍,給大家壹個好胃口;但是,午夜新聞和整點新聞需要妳嚴謹。如果不了解最近的國際形勢,坐在演播室裏會覺得壹片空白。為了給我“充電”,父親也沒怎麽費心。他就像我的閱讀指南。他告訴我所有國內外的重大事件和他讀過的傳記。說到樂趣,就像單田芳講故事壹樣。父親培養了我的新聞敏感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點。現在每次拿到廣播節目的稿子,都特別激動地想,‘今天我有好多話要跟妳說’。這是壹個好的開始,不是嗎?”
李征在熒屏上清新的主持風格讓妳很容易記住她甜美的笑臉。她告訴我,她從來不把自己當成“主持人”,我的工作就是給新聞添加壹個燦爛的笑容...(中國電視新聞王璐)
參考資料:
百度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