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血腥似乎永遠屬於男人的浪漫。
但是在這個混亂的時代,
妳還記得那個美麗的身影嗎?
誰說女人比男人多
讓我們看看這些民國女性都留下了哪些故事。
張愛玲
論民國時期的才女
不得不提的人是張愛玲。
這位罕見的天才
創造了無數經典的熒幕形象。
大多數人認為她應該屬於上海。
但她的童年是在天津度過的。
張愛玲在低語中寫道:
“第壹個家在天津。我出生在上海,兩歲時搬到北方。”
天津給了這個才女無數的童年回憶。
和哥哥在法蘭西公園(現在的中央公園)玩耍,
奇林的面包和咖啡的味道,
帶給她完整的記憶。
(張愛玲和弟弟在天津故居門口)
關於張愛玲在天津的故居,有三個版本。
●法租界32路61號赤峰路與山東路交叉口,張學良的邵帥府斜對面,和老照片裏的建築很像。
●英租界32路61號張愛玲在竊竊私語中提到“32路61號”。如果是英租界,應該是壹條小河,從那以後就叫上海路了。32路與現有的南京路(徐州路至營口路)平行,70年代南京路擴建時合並。
英租界31號路61號這句話來自張愛玲弟弟張子靜的回憶。有網友說:“我記得看過壹張張愛玲小時候的照片。背後的背景很像木南路花園附近,和平飯店旁邊益陽小學西側的那棟房子。
趙四小姐。
趙壹荻在天津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
良好的家庭背景給了她更多接觸上層社會的機會。
在舞會上。
她見到了少帥張學良。
從那時起,他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
(張學良)
中西文化與新舊時代交織的民國
受過良好教育、思想開放的趙四小姐。
深深迷戀張學良
她甚至不顧家人的反對,不辭而別。
因為她父親不認她而生氣。
她還是願意陪著張學良的。
在我生命中過了這麽長時間之後。
(張學良故居)
赤峰路78號張學良故居。
1927-1932,張學良曾在此居住。
現在這裏已經修好了。
張學良的書房、趙四小姐和於鳳至的臥室都被恢復了。
保留他們當年用過的物品。
尤其是趙四小姐當年用過的鋼琴和沙發。
都體現了張學良對她的愛。
(趙四小姐演奏的鋼琴)
呂碧城
這個女人被稱為“民國第壹才女”
她不僅是中國女權的先驅,也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
也是中國第壹位女編輯。
雖然我的祖籍是安徽
但是和天津有很深的淵源。
1903,當時20歲的呂碧城不顧家人的反對。
毅然來到天津求學
偶然的機會
呂碧城的才華得到了天津《大公報》總經理的賞識。
雇用她成為編輯。
(《大公報》舊址)
《大公報》是世界上經營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
它在天津有三個舊址。
位於哈爾濱路42號和237號兩處舊址。
在原址上還建起了其他建築。
只剩下壹個位置了
位於和平路169號。
除了他們
在天津,無數民國女性留下了足跡。
龔升學校(現新華中學)的叛逆女學生
胡蝶,日後成為“影後”。
居士林皈依佛教的女性
愛上梅蘭芳的孟曉冬。
“交際女王”朱三小姐
嫁給天津海關工作人員的北大之花馬玨。
它們像玫瑰壹樣。
盛開在天津的歷史上
編輯|趙爽
圖片資料|來自城市快報、文化天津、互聯網、新浪微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告知。
妳們好,夥計們
長按二維碼關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