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捐贈教學樓、醫院等,不只是捐錢而已,眾多建築是要求以“政府配套投資”作為條件的。這可以說是以壹己之力“迫使”財政額外投資教育、醫療事業。此種杠桿效應對中國的教育等事業影響深遠,並讓幾代人受益。
邵逸夫亦曾於1985年出資1000萬以資保護敦煌莫高窟壁畫。
1990年,中國科學院將他們發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傳說中,早年的邵逸夫有“吝嗇”之名號。有這樣壹條笑聞至今流傳:1970年他捐贈壹家養老院500港元,養老院隨即將錢退還給他。
不少學者甚至在考慮將逸夫樓和逸夫學校作為統計中的“幹預變量”來研究中國的教育投資、財政分配、公***品供給等壹系列問題,足見邵先生影響之大。
如何防止腐敗、資金被挪用盜取:成本***攤,合作方不管是政府還是大學,都要真金白銀掏壹部分錢出來,邵氏基金出1塊錢,合作方要出3塊錢(具體比例上下有波動,大致如此,詳見李華芳《現有大樓再說——談談邵逸夫的捐贈策略》:
根據《香港邵逸夫基金內地教育事業贈款項目管理辦法》,申請的學校需要符合壹定的資質。如果是基礎教育,興建項目應建設在經過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後長期保留的學校;項目使用期限至少要在50年以上。資助縣級以下(包括縣級)的完全中學、高級中學,農村初級中學和九年壹貫制的學校,地(市)級特殊教育學校興建教學樓、實驗樓等項目。項目所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能夠提供不低於1:1比例配套資金。同時對學校的規模,在校學生人數,以及興建大樓的面積都有詳細的規定。
而在高等教育領域,資助本科以上層次高校興建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建築,如圖書館、教學樓、實驗樓等,每個項目贈款的強度在500萬港幣之內,興建的項目規模在壹萬平方米到兩萬平方米之間;項目單位確保能夠提供不低於1:3比例的配套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