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錢幣中的“母錢”,又稱“鑄母”,是由“雕母”直接鑄造而成,因其稀有性和稀有性,壹直被錢幣收藏界視為珍品。因為現實中很難看到真正的“媽媽錢”,所以僅憑書刊上的壹點點知識,要正確識別壹個普通產品中的“媽媽錢”是極其困難的。實踐經驗表明,“母錢”不會大量上繳,更不可能參與流通。只是在鑄幣作坊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有少數“母錢”被不經意地從“子錢”中遺漏,混入市場(不排除其他存活因素)。物是人非,雖然“母錢”在自然流通中已經磨損,或者在地下深處已經嚴重銹蝕,但只要和常見的產品相比,它還是有自己的特點,並且定義明確。首先,“母錢”的表面和底面要平整,沒有銅流,沒有明顯的刻字痕跡。因為“母錢”在鑄造後要經過仔細的修整,包括鑄造時留在錢體內的粗糙部分和銅。越光滑越好,拔模的時候不會沾到沙子。但也有人認為,母錢從刻母直接鑄造出來,就應該帶有原來的刀痕。其實在鑄母錢之前,應該先把雕好的母修剪壹下。除了開光,壹般修刻母比修母錢方便,因為刻母大多用象牙和棗木。所以修剪過的“雕母”上繳的“母錢”在投產前都是經過精心修剪的,不能有明顯的雕刀痕。即使有刀痕,也是修剪“母錢”或銅流不幹凈造成的。再看錢文,“母錢”二字猶如印章,筆尖的走向清晰、幹脆、不含糊。分、劃、鉤、豎、橫都是有棱角的,而正規的錢體、地是凹凸不平的。錢文字體交接處有銅流,字尖較淺,筆尖走向柔和圓潤無棱角。其次,“母錢”比普通產品大,因為在重鑄過程中由於熱脹冷縮的反應,再加上鑄造後的配管和銼削,壹般比“母錢”小0.3 cm ~ 0.5 cm。比如小平銅幣的直徑在2.4厘米到2.5厘米之間,“母錢”的直徑必須是2.5厘米。“母錢”的母、公部分必須有拔模角(60度左右),口、錢邊、字要規整。而正規的錢體陰陽浮動,沒有吃水傾斜。穿孔、錢邊、人物經常走樣變來變去,整體不規範。
為了進壹步說明上述觀點,作者列舉了:兩個樂於生孩子花錢的寶貝兒子來比較和區分母錢和女兒錢的不同特點。圖1:母錢可判斷為清代之物,黃銅鑄造,重32.9克,厚0.3厘米,直徑4.9厘米,正面孔徑0.73厘米,正面幣邊0.7厘米,背面幣邊0。書的走向流暢帥氣,清晰明快,毫不含糊。就連錢背面的“五個男孩”的圖片都生動清晰,甚至連小孩子的眼睛都能分辨出來。正反兩面光滑平整,無銅流,有拔模角。圖二。幣集重量27.4g,厚度0.2cm,直徑4.8cm,正面孔徑0.7cm,正面幣邊0.6cm,背面幣邊0.6cm,背面孔徑0.8cm,對比後可以看到圖2整體不規則,變形,書體柔軟,圓潤有棱角,有筆畫。就像壹朵模糊的遊雲,通過兩母子花錢的對比,把握他們不同的特點,讓初學者在收藏古錢幣的過程中有所了解和啟發,這也是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最終目的。
上一篇:在歷史長河中,掀起過風雲的姓”姚“的歷史名人有哪些?下一篇:尼木縣位於哪個城市?有什麽好玩的景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