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文化繁榮不僅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詩人,還出現了壹批技藝高超的畫家,他們為後人留下了無人能及的名畫。舉世聞名的《清明上河圖》是繪畫大師張擇端的傑作。被列為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壹,屬於國寶級。它最早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其價值幾乎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今天介紹的這十首詩,雖然不如《清明上河圖》有名有價,但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這是北宋著名畫家張喜安寫的。也許很多人沒聽過張喜安的名字,但說到他的好朋友蘇東坡,可以說是人盡皆知,忘年交。張喜安比蘇東坡大四十多歲,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無話不談的密友。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蘇東坡才華橫溢,那麽作為好友的張喜安自然也不簡單,有著豐富的情感經歷。80歲娶壹個年輕漂亮的女人,稱他為浪漫天才,壹點也不誇張。除了創作詩歌,張喜安還擅長繪畫,但壹般來說,他不會輕易去畫。據說他壹生只留下了《十首詩》這幅畫,再無其他畫作。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自從張喜安死後,他的十首詩變得更加珍貴,歷代藏家都在追捧,連皇帝都設法得到了。後來這幅畫已經被皇室收藏,世人再也沒有機會看壹眼。直到清朝滅亡,這十首詩還散落在民間,所以下落不明。沒有人知道它去了哪裏,甚至懷疑它在戰爭中被毀。
上世紀90年代,壹個穿著便衣的老人悄悄去了壹家拍賣行,找到這裏的老板秦公,帶了壹幅畫,請秦公幫忙鑒定真偽。在此之前,老人已經托人找了古畫專家。專家仔細鑒定後,平靜地對老人說:“以我多年的經驗,這幅畫是贗品,不是真跡,所以只值654.38+0萬塊。”
雖然1,000元在當時已經不小了,但老人並不相信專家的話,因為他確定這十首詩是真跡。原來,老人的祖先曾經在皇宮工作,是末代皇帝溥儀的侍衛。清朝滅亡後,溥儀仍然被允許住在紫禁城裏。溥儀被趕出紫禁城的時候,帶走了很多箱文物,每壹件都是無價之寶。這十首詩連溥儀的眼睛都進不去,就這樣到了年邁的老祖宗手裏。
於是,老人不賣那十首詩,打算去問拍賣行,又導致了秦宮替他拿寶的壹幕。秦公見多識廣。根據多年的經驗和查閱大量史料,他斷定《十首詩》確為真跡。激動之余,老人想了很久,然後定下底價800萬,在秦公的拍賣行舉行公開拍賣。
此消息壹出,包括故宮博物院在內,許多藏家和博物館都以充足的資金爭相競拍。最終《十首詩》以654.38+08萬的高價拍下,由故宮博物院拍得。這幅名畫可以算是找到了最好的歸宿。加上10%的傭金,總價高達近2000萬。
十首詩拍賣後,老人得到18萬元,激動之情溢於言表。幸虧我沒聽專家的,不然我就虧大了,後悔也來不及了。這件事妳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