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是存世瓷器中謎團最多的壹個,窯址至今沒有定論,有人說在河南,有人說在景德鎮,有人說在杭州,還有說在浙江龍泉。嘉靖年間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稿》稱,哥窯與龍泉窯都是在龍泉縣燒造的。南宋時有章生壹、章生二兄弟倆以燒瓷為業,哥哥章生壹燒瓷以胎細質堅、斷裂開片為特色,因而被稱作哥窯;弟弟燒出來的青瓷不開片,被稱為龍泉窯。但後來壹些研究考證發現,二者的土質顏色不符,對哥窯窯址難下判斷。
對殘缺美的壹種欣賞
哥窯瓷器上布滿了黃黑相間的裂紋,即“金絲鐵線”,金絲指細碎的開片,呈黃色,鐵線指大塊的開片,呈黑色。金絲鐵線的形成是因為瓷器在燒造過程中,由於胎質和釉的膨脹系數不同,出窯後開裂。收藏家馬未都曾舉例說,自家的壹件新仿制的哥窯瓷器,夜深人靜時能聽見嘣嘣作響的炸裂聲,這聲響壹直能持續壹兩年時間。釉片炸開後,粗的開片會漸成黑色,而細小的開片由於間隙過小,顏色進不去,時間長了,氣體進去後,就氧化成了金黃色。
哥窯的另壹個特征是紫口鐵足。明代曹昭在著名的文物著作《格古要論》中指出:“舊哥窯色青,濃淡不壹,亦有紫口鐵足。”所謂紫口,是指口部由於釉厚,露出紫色的胎骨;圈足露胎的部分,呈現鐵褐色的顏色。金絲鐵線紫口鐵足是哥窯瓷器的最顯著特點。
哥窯還有壹個最奇妙,又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特征,即所謂“攢珠聚球”。著名古陶瓷鑒定專家孫瀛洲在其 《元明清瓷器的鑒定》壹文中說“如官、哥釉泡之密似攢珠……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攢珠”指哥窯器中之釉內氣泡細密像顆顆小水珠壹樣,滿布在器物的內壁和外壁或內身和外身上。“聚球”比珠大,數量少,壹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內壁。
古代文人的審美中,追求壹種病態的缺陷美,哥窯燒制過程中形成奇特的殘缺,反而成了人們大加追捧的元素。哥窯雖是民間私窯,卻在後世備受人們青睞,元明清仿制者頗多,但其制作工藝已不能與宋代哥窯相媲美。
吳方言中“官”、“哥”二字發音幾乎相同,有人也認為宋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中,“官”、“哥”屬同類作品。很多瓷器,這本書上認定是官窯,到了另壹本書上卻成了哥窯。壹些專家的認知也是壹知半解,因為它太珍罕了,沒有多少人真正上過手。
仿品價值也驚人
1970年10月,南京博物館發掘了位於南京中央門的壹座大墓,大墓的主人汪興祖少時為朱元璋部將張德勝養子,改姓張氏,後又復姓汪氏。據墓誌和《明史》等記載,汪興祖是廬州(今安徽合肥)巢縣人,生於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死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他繼承其父張德勝之職,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十余年,在明帝國建立時,立下了許多戰功,官至榮祿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食祿1500石,成為顯赫壹時的開國元勛。
汪興祖墓室結構為罕見的閣樓式仿木建築式樣的券頂磚室建築,裏面隨葬了大量金銀器、玉帶飾、瓷器等物,包括青花高足瓷碗,零星金飾等。光是哥窯的盤子就有11件,出土時有的疊壓在壹起,可分大中小三類,青釉葵瓣口盤也位列其中。汪興祖墓雖不能與馬王堆這樣的豪華墓葬相提並論,但在當時民生雕敝的大環境下,也算奢華。
對於藏家來說,擁有壹件宋哥窯足以傲視同儕。 1992年,佳士得(香港)拍賣過壹件宋代哥窯八方貫耳瓶,雖然當時有人持不同看法,但仍拍出1000萬港元以上的價格。就算是清代仿品,如今的價值也十分驚人,2006年,壹件清雍正“仿哥窯八卦紋龍耳寶月瓶”以23.2萬英鎊成交。隨著億元古董時代的到來,哥窯這種高古瓷的價值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