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四大書院最廣為接受的觀點是:
湖南長沙嶽麓書院;
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
河南省商丘市南部的應天書院(睢陽書院);
河南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或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
書院是中國古代特有的教育組織形式。它是壹個相對獨立於官方學校的私立學術研究和教育機構。其豐富的教學經驗和靈活的辦學方式為歷代教育工作者所借鑒。
書院的名稱始於唐代,當時只是壹個官方的編纂書籍和藏書的機構,如唐代的集賢書院和李政書院,性質相當於皇家圖書館。晚唐五代戰亂頻繁,仕途險惡。有些士子不肯做官,隱居在深山或鄉間小巷裏讀書講學,吸引了壹些士子前來求學。書院開始具有講學和傳幫帶的功能,如白鹿洞書院、應天府書院等。但晚唐五代的書院數量較少,影響有限。北宋初期,書院開始蓬勃發展,規模和數量大大擴大,成為宋初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朱在《衡州石鼓書院誌》壹書中談及宋代書院興盛的原因,指出由於晚唐五代官學衰落,學校得不到維護,讀書人讀書無適當場所 於是他選擇在書院創建精宅,以滿足天下讀書之需:“我只修前代之教未果,士子在校多病,常擇勝地,設精宅,以群教。” 從以上可以看出,北宋書院興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如下:
第壹,北宋科舉規模日益擴大,而宋初的官學卻長期處於蕭條狀態。讀書人對學習的需求很大,但又無處可去。在這種情況下,書院應運而生,起到了填補官方學習空白的作用,為士人提供了學習的場所。
第二,朝廷提倡儒學,鼓勵私學。宋初提倡文誌,但國家壹時無力建立大量的官學,於是朝廷以多種方式表彰和贊助書院。如著名的白鹿洞書院、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松陽書院等,都得到了朝廷不同形式的支持,如贈書、匾額、田地、獎勵辦學者等,這無疑是宋初書院興盛的直接原因之壹。
第三,佛教禪林制度的影響。佛教出於隱逸、隱居的目的,選擇幽靜秀美的山川建寺,五代宋初的書院大多建在山景區。佛教禪林集藏經、講學、學習於壹體,對書院教學也有重大影響。比如書院的講學體系是以和尚講學和通俗講學為基礎,書院的教材和語錄也是來源於佛教禪林體系。
第四,印刷術的應用使書籍的制作比手書更加方便,這是宋代書院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礎。書籍不再是珍寶,可以為大眾所有,讓書院擁有豐富的藏書,真正成為面向社會的教學科研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