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實心竹及文玩壹壹(8)談包漿

實心竹及文玩壹壹(8)談包漿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某壹個暑假期間,我跟生產隊老黨員叔祖父陳愛前學習破竹子,這是大拇指般粗的斑竹,破開成幾瓣,用於集體捆松椏。在那個期間,見識了他老人家壹把旱煙筒,長只有5寸半,有密密的十幾多個竹節,這種竹子就是本地毛竹鞭上生長小竹子,裝煙絲的嘴子,其背面疊加三層荷葉形銅片,分別是白銅、黃銅、紅銅薄片鑲疊而成,裝煙絲的嘴子前梢有些彎彎翹起,也分別是黃銅、白銅打造的多節葫蘆形,最末梢是紅銅做的多菱形。煙筒中間系著壹枚山核桃,把核桃往腰帶壹塞,就隨身攜帶。這把旱煙筒老有包漿。

有人要問,這煙筒還保存在嗎?

這裏可以告訴所有朋友們,我們皖西有個風俗,老人過逝入殮時,有拐棍、棕扇、旱煙筒相隨入棺,三年後改棺土葬,拐棍、棕扇、煙筒隨之腐爛壞了。因此這把包漿重重的旱煙筒也早已煙銷雲散了。

這竿旱煙筒為什麽會上包漿呢?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示,這把煙筒從早上塞進腰帶到晚上摘下腰帶,每天有12小時以上,要麽握在手上,要麽在屁股後緊貼身體,不想摩亮是不可能的事。

以上兩圖是友人收藏作品,現在類似這個手藝,聽說附近太湖縣老街還有壹位傳人。隨著吃旱煙的人顯著減少,旱煙筒已成古董,老手藝也將消失了。

下面回頭說實心竹手把件包漿。

通過親自上山挖砍、煮、刮皮制作手把件,這才知道,竹子刮皮後,天生就有紅色、黃色、青色,甚至有花斑狀黃紅色。而人們偏偏喜歡紅色,這是個人審美觀決定的。但手把件刮皮後,通過240目、800目、2000目等砂紙打磨,再用拋光板拋光,常用橄欖油塗抹保養,不管是紅色、黃色、青色的手杖或者手把件,其外觀都漂亮。盤玩時間久了自然包漿鑒亮。

實心竹手把件包漿成色主要是兩大方面:其壹是原竹材質密度;其二是通過常期盤玩,手掌常期觸摸的結果。

實心竹手把件包漿我不提昌油膏類速成。在盤玩過程中不能被水浸濕,選擇明亮幹躁處存放。

  • 上一篇:孩子讀書只看圖,不看文字怎麽辦?分享智慧小妙招?
  • 下一篇:容易火的主播名字,新主播起什麽名字能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