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家鄉的龍柏芽

家鄉的龍柏芽

在家鄉陳爐鎮的石馬山、東山、楊平等周邊的幾個山上生長著壹種灌木,每年的五月上旬左右長出綠油油的嫩芽和白色花蕾,把這白色花蕾捋回家炮制後就是壹盤地道的野菜,家鄉人都稱其為龍柏芽。

小時候,我聽村上的壹位老人講過龍柏芽的由來。傳說很久以前,天下大旱,太上老君扮作老翁拄龍頭柏木拐來到陳爐,得到陳爐人家的熱情款待。老人感動至極,遂將龍頭拐擲向東南,化陣清風而去。老人走後,陳爐鎮往日光禿禿的石板上,忽然冒出壹簇簇灌木,連片成林,枝頭芽葉新吐、青翠欲滴,就是今天的龍柏芽。後來在幾次遭年饉極度缺糧的春荒期,龍柏芽救了不少陳爐人的命,因此對其心存感恩。

我已進城工作了幾十年,但童年時期我和鄰裏夥伴每年捋龍柏芽的情景及母親制作龍柏芽菜的過程至今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我們帶著包谷面蒸饃和水,提著小籠拿著壹個大袋子,天壹亮三五成群的又說又笑上山去捋龍柏芽。山坡上,龍柏灌木與馬栆及其他雜草相伴而生,我們高壹腳低壹腳地在長滿刺的荊棘中穿來穿去,壹不小心,衣服、鞋子就會被荊棘掛爛,有時兩手還會被刺傷流血。壹天下來,嗓子渴得直冒煙,人也累的筋疲力盡,直到太陽快落山,我們掂著滿袋沈囊囊的龍柏芽下山回家。

回到家中,趕緊把袋子的龍柏芽掏出倒在屋內的土地上刨開晾,剛倒在地上的龍柏芽還發熱燙手。

母親把捋下的龍柏芽摘幹凈後用開水壹焯,再用涼水泡上壹天壹夜,期間換上幾次水就把原來的苦澀味拔掉了。把泡好的龍柏芽擠去水,切碎後放幾顆紅幹椒,用熱花椒油壹潑,再用鹽、醋、調料、蒜泥壹拌,就成了全家人享用的壹大盤菜了,吃起來幽香可口,回味無窮。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家中少吃短穿,日子壹直過的緊巴,母親把當時吃不完的龍柏芽焯水後曬幹存放,用於過冬或青黃不接的二三月包成包子、餃子,以充饑食用。

如今,曾不登大雅之堂的龍柏芽已成了壹道地方特色野菜,在銅川的農家樂小店甚至各大酒店,都把龍柏芽作為自己的壹道招牌菜,而且價格還菲哩。這些飯店的廚師用和拌其他涼菜壹樣的方法拌出的龍柏芽,自然掩蓋了其原汁原味,使人找不到陳爐人家那種溫馨、安逸的氣氛。

近年來,有的公司還將龍柏芽生產成特色養生保健品、調味菜、茶葉等推向市場。據媒體報道,銅川市陜西壹品清蓮商貿有限公司開發的“龍柏芽茯茶”產品還在第二十三屆楊淩農高會上榮獲後稷特別獎。

參加工作幾十年來因諸事纏身,再也沒有時間回家鄉捋龍柏芽了。前幾年,應鄉黨之邀,在壹個周末,我和家人隨他們壹起回到久別的陳爐東山捋了壹次龍柏芽,山還是當年那座山,累還是當年那樣的累,壹天時間下來,我們頭頂烈日,滿身塵土,壹個個疲憊不堪,雖沒有捋下多少龍柏芽,但這種苦中作樂也是壹種愉悅和放松。

  • 上一篇:媽媽對女兒說的話短句
  • 下一篇:牛的客廳掛什麽畫好?不宜掛馬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