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玉是壹種由火山噴出的巖漿凝結而成的玉。這種火山巖在冷凝過程中,大量的氣體在巖石中形成許多奇特的孔隙,孔隙中充滿了後來生成的各種礦物,從而形成了地質學上所謂的杏仁狀安山巖。這些“杏仁”(毛孔)如果用含鐵的瑪瑙填充,就是紅色的;為綠簾石充填,黃綠色;為綠泥石充填,為深綠色;當它充滿方解石或應時時,它是白色或無色透明的。玉石經過打磨後,這些充滿各種礦物質的孔隙就形成了梅花壹樣的“花”。氣孔之間常有曲折的細裂紋,當它們被礦物質填滿時,就形成了“梅花”的枝幹。在黑色或灰黑色的安山巖背景下,枝繁葉茂的奇妙畫面更加明顯,令人嘆為觀止。余美華因此得名。因產於河南汝陽,故名汝玉。
梅花玉的硬度在6~7,密度在2.74左右,根據所含“杏仁”的多少略有不同。梅花玉質地細膩,光澤明亮,花紋獨特,工藝性能好。它被加工成古董玉器(玉佩、玉石、護身符、熏爐、玉鼎等)。)、各種動物(梅花鹿、魚、龜、十二生肖等。)、日常用具(茶具、酒具、咖啡具、餐具、健身球等。)和各種首飾(玉鐲、戒指、玉扣、雞心、長壽鎖等。),甚至高檔。
梅花玉瓶被我國禮賓司指定為贈送外國領導人的杜康酒。1988象棋錦標賽獎杯和11亞運會獎杯均為梅花玉制作。
被譽為“萬壽石”和“養生石”的梅花玉和麥飯石,有著相似的有益於健康的微量元素。長期使用或接觸梅花玉制品具有治療和保健功能。
梅花玉中的梅花圖案是自然形成的。所以梅花玉的價值取決於梅花的數量,枝幹是否完整,花紋的美觀程度。通常分為壹等、二等、劣質梅花玉三個等級。梅花紋的好壞也直接影響著梅花玉工藝品的價值。
梅花玉有三種顏色:黑色、栗色、灰綠色,黑色最常見,最漂亮,最受歡迎。梅花玉的圖案顏色有紅、綠、白、粉、棕、黃等。有時候壹件工藝品全是綠色或者全是紅色,有時候各種顏色都有。通常那些底色為黑色,各種顏色、所有枝幹都有“梅花”的為上品。
幾大家族的優質梅花玉都產自河南汝陽。據有關史料記載,河南汝陽梅花玉的開發利用始於商周時期,鼎盛時期為東漢。考古學家在商周遺址中發現了許多梅花玉飾,在漢墓中也發現了梅花玉寶。梅花玉因戰亂而丟失。1983年,河南汝陽重新發現梅花玉礦體,讓這個古老的玉種重新煥發光彩。
梅花玉也見於粵東侏羅紀火山巖中,其梅花直徑比乳玉大,壹般為5~6mm,可達8 m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