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滿族的歷史感興趣並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應該對它的歷史變遷、風土人情和文化有所了解。大部分著名的地方都去過,唯獨這個瓦爾卡什村,雖然不遠,卻被錯過了。因為離大路遠,進了寨子就沒有正經的公路了,類似於死胡同。很少有人路過,特意來這裏,所以壹直默默無聞。
過了拱門再往前走,遠遠就能看到壹片白墻灰瓦,與其他村屋的紅瓦或青瓦不同。這種灰瓦白墻第壹次有點像白族的民風。
進村的時候,我也感嘆街道的安靜,家家戶戶門楣的整齊劃壹。臨街的房子都是鑄鐵大門,嵌著四個大字,吉祥如意。街上沒有什麽人,此時都在忙著種地,男女老少幾乎都能搬到地裏去。街上只有幾只胖乎乎的小狗。他們看到我們下車,不叫不叫,圍著我們轉。他們也喜歡有人陪伴,和它壹起玩,壹起玩。
再往前,瓦爾卡希村有壹處石雕極其醒目。這是原來寨子的中心。瓦爾卡什村是滿洲裏女真東阿部的城中村之壹,也是後晉五大臣之壹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女婿何合禮的住所。其他能觸摸到的歷史片段都被收集收藏了,只有壹塊幾百年前的大石磨板還在,訴說著人間的滄桑。何合利出生於1562年,他的曾祖父,湖北第四代後裔滿通阿尤,以1512的速度遷居於呼瓦特喀什,在這裏生活了70多年。這個石磨是曼湯加帶領他的部落成員研磨谷物的工具。石器上有壹些缺口,告訴後人它是舊的。它已經在這裏等了500多年了。據《清史》記載,瓦爾卡什寨溝外側是瓦爾卡什的曠野。2009年3月,晉朝末年與明軍的薩爾滸之戰東方戰場就在這裏。決戰之時,明將軍劉廷率領的明軍為1.5萬,韓軍為1.3萬。大石輥是那場驚天動地、後人銘記的著名戰役的忠實見證者。它聽到了人們歌唱馬嘶,它看到了狩獵的旗幟,它也被刀槍的寒光所震撼,但它無助地看著士兵們血流成河。
現在這片土地有吉祥的風景。徜徉在這個寨子裏,遠遠就能看到風景。瓦爾卡什寨子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180米。三面環山,地勢開闊平坦。越走越覺得這是滿族先民的桃花源。當時的人也很聰明,找了這樣壹個背風向陽,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紮營。從瓦爾卡什寨子出發,往北只有35公裏,就是新賓的赫圖阿拉城,這裏是當時後金政權的所在地,即努爾哈赤金殿。在沒有高速公路,行程都是翻山越嶺的時候,瓦爾卡什村是名副其實的交通要道。
離開瓦爾卡什村,眼前依然是歷史的變遷。世事變遷,時間往往是形成古今的時間。這片古老而歷史悠久的土地現在變得富饒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