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壹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
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農歷正月初壹);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龍擡頭(農歷二月初二)、社日節(農歷二月初二);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 ;寒食節(冬至後的105或106天);清明節(公歷4月5日後);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下元節(農歷十月十五);冬至節(公歷12月21~23日);除夕(農歷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1]?
另外,二十四節氣當中,也有個別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如:清明、冬至等,這些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們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2]?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民俗節日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產物,大部分節日習俗在上古時代就已初露端倪。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沈澱凝聚的過程。《春秋命歷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壹輪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幹支以定日月度。”上古幹支歷法的制定為節日產生提供了前決條件。在歷史發展演變中,朝代更叠,古代歷法變動極大,前後***出現過102個歷,有些“傳統節日”的古今具體日期其實並不相同。
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曾誕生過許多節日,有的留存,有的半路“走失”。?[2-5]
月日相同(農歷):春節(正月初壹) 、龍擡頭(二月初二) 、上巳節(三月初三日) 、端午節(五月初五)、 、七夕節(七月初七) 、重陽節(九月初九日)。
月中: 元宵節(正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 中秋節(八月十五)、下元節(十月十五)。
月首月尾:春節(正月初壹) 、送窮節(正月廿九或三十) 、寒衣節(十月初壹)、 除夕古老傳統節日的起源和傳承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人類文明進化發展的產物。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壹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產生於人類初期對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產生了各種崇拜祭祀活動。祭祀,是壹種信仰活動,源於天地和諧***生的信仰信念。古老節日是人們基於原始信仰以及為了適應生活需要而創造的民俗文化,古時代壹些流傳的節俗活動,清晰地記錄著古人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文化內涵。古代農耕社會的人們在安居樂業之余擇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種定期節日,拜神祭祖豐盛祭貢品發展出節日宴飲活動,也漸漸形成壹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即所謂節慶民俗。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壹、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壹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壹個重要的組成,是構成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