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於13世紀初,隨蒙古軍隊傳到中亞細亞,14世紀傳入波斯,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年—1488年)傳入埃及,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年—1620年)傳入土耳其。在世界上享有“電影的前驅”和電影“開山之祖”的美譽。
解放後,全國各地殘存的皮影戲班、藝人,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扶持之下,又獲新生。從1955年起,先後組織了全國和省、市級的皮影戲匯演,並屢次派團出國訪問演出,進行文化藝術交流,頗有成果。但到“文革”時,皮影藝術又遭“破四舊”的噩運。十年浩劫,使廣藏於民間的皮影家底毀失殆盡,傳藝斷代。改革開放後,傳統文化雖有復蘇的政治環境,但在當代影視音響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娛形式的沖擊之下,皮影戲的瀕危處境仍難扭轉。
川北皮影戲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早在1932年,世界著名文學藝術家埃貢·埃耳文斯基來中國考察皮影藝術,曾著書贊美川北皮影藝術。1988年,以王文坤祖孫三代4人為主組成的四川省皮影藝術友好訪問團,壹行6人前往奧地利,在維也納、林次市、薩爾次堡等城市進行為期12天的訪出,所演《陰陽扇》、《梭羅鏡》、《破桃山》、《收金龍》等劇目,受到奧地利國家和維也納等市的政府要員和觀眾的高度贊揚。奧地利前總統辛格和夫人及文化部長、王室成員與王文坤壹行合影留念,總統和文化部長說:“川北皮影雕刻、提走都很好,最驚人的是雕刻。”壹個本只適宜30多人觀看的戲劇,每場卻擠滿了三四百人,專家們稱贊:“這是真正的東方藝術品”。如今奧地利維也納博物館收藏了王老先生雕刻的皮影《孫悟空》。
川北皮影走向世界,名揚歐洲,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新中國成立前,川北皮影的演出,大都具有祭神、愉人、消災、賀喜的性質。在庵觀寺廟演出“求神還願戲”;在春節、清明、端陽、中秋等傳統節日演戲慶祝;紅白喜事演“喜戲”、“壽戲”;為祈人畜興旺,五谷豐登,還請戲班演“秧苗戲”、“雨戲”、“豐收戲”等。新中國成立後,川北皮影猶如“枯木逢甘霖”,得到了發展和提高,活動在嘉陵江流域的業余皮影劇團有20多個。1988年,川北皮影應邀到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訪問演出,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意大利等10多個國家在奧人士競相觀看。川北皮影從此名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