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第壹部影像作品
從65438年到0988年,張培利創作了中國第壹部影像作品《30×30》。在隨後的20年裏,他以極大的熱情推出了多件影像藝術作品。作為“中國最早的當代藝術實驗者之壹”和“最早的影像藝術家”,張培利在業內備受推崇。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蓬皮杜藝術中心、亞洲福岡美術館等世界級藝術機構都有張培利影像作品的收藏。時至今日,他仍然保持著作為唯壹壹位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過個展,並三次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中國藝術家的榮譽。
?面對罩在頭上的各種光環,張培利顯得很淡然。當記者問他如何看待“中國影像藝術之父”、“中國影像藝術先驅”這樣的大名時,張培利先是楞了壹下,隨後心灰意冷。他想了壹下,皺著眉頭說:“這其實是壹個很有娛樂性的說法。誰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本身是否有意義。”
?顯然,張培利的實驗是有意義的。作品《30×30》持續了三個小時。畫面中,張培利耐心地砸了壹面鏡子,粘好,又砸了壹遍。刺耳的碎鏡聲和沒完沒了的斷手粘手特寫,考驗著觀眾的好奇心和忍耐力。作品壹出,就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它的鏡頭應用等手法不夠專業,也有人說它是壹種全新的藝術語言。而他的視頻語言也影響了壹批早期的視頻從業者。1992年,在他的第壹個視頻Op.1中,邱誌傑在壹張宣傳紙上反復寫了50遍《蘭亭集序》。在1993中,雷巖還在他的作品《解散》中讓鏡頭聚焦在手上,反復表演轉動花繩的無聊動作。“在20世紀90年代,不再可能說誰影響誰,而是相互影響。”張培利說。
始終堅持非專業理解
事實上,以影像藝術聞名的張培利並非科班出身。張培利,1957出生於杭州,1984畢業於杭州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院前身)油畫系。早在上世紀80年代,張培利、耿建壹等藝術家就在杭州成立了強調藝術體驗的“池社”,並在杭州組織了“八五新空間展”。他積極嘗試用繪畫以外的方式進行創作。至於為什麽要闖入影像藝術領域,用張培利的話來說,“可能是太躁動了,對熟悉的方式有所懷疑,對新鮮事物有所好奇。”
“在此之前,繪畫是我壹直使用的媒介。到了80年代末,電視開始逐漸普及,家庭攝像機也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與繪畫相比,這是壹種完全不同的媒介,充滿了新鮮感,讓我有了實驗和創作的沖動,並從中找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張培利說,技術和媒體的變化會影響人們的交流和表達。生活方式的改變自然會對藝術創作的方式產生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藝術其實是很被動的。”
?張培利說自己不是專業學習視頻的。他壹直堅持自己非專業的理解,與專業技術保持壹定距離。正因為如此,他作品中的非敘事性、觀念性表達也表現出更多獨立冷靜的社會思考。《威子三號》、《兒童樂園》、《水慈海標準版》、《相關節拍》、《不確定的快感》等壹批作品奠定了張培利在當代影像藝術領域的地位。
?張培利談影像藝術收藏:不冷門,但不是很熱。
?20年前,當張培利偶然闖入影像藝術領域時,他從未想過自己的作品會被收藏。如今,張培利的影像藝術作品已被多家西方頂級藝術機構收藏。每份視頻拷貝的價格穩定在幾十萬元。張培利自嘲自己很幸運。在他看來,收藏作品是壹件更復雜的事情。“很多情況碰巧碰在了壹起。可以說,作品在壹定程度上,在壹定時期內得到了認可。但僅僅是這個時間段,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
?對於剛剛在國人中“嶄露頭角”的裝置影像藝術收藏市場,張培利表示,其前景並不像大眾想象的那麽樂觀。
“價值窪地”理論是沒有依據的
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影像藝術這種融合了光影、表演、裝置、戲劇的敘事方式,形成了壹個完全不同的藝術世界,成為目前各種展覽的寵兒。視頻等影像藝術作品逐漸進入收藏者的視野。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其流行之前,這類作品處於“低價值窪地”,正是建倉的好時機,影像藝術作品將成為收藏市場的潛力股。
?但張培利認為,這種說法沒有依據。“至少到現在為止,我看不到超越繪畫的可能性。是的,確實有收藏,發展勢頭不錯。但就是這樣,不冷門,但也不太熱。”
?張培利說,影像藝術不像繪畫壹樣對技能有特殊要求。圖像技術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是大眾化的大眾生活媒介。這種媒介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讓藝術不再稀缺。自然,人們不會花很多錢去收集。"
張培利的作品雖然每版價格穩定在幾十萬元,但在國內可謂價格領跑者。不過,他告訴記者,他的影像藝術作品從未出現在拍賣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