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藝術與我們息息相關,在我們的精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藝術家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有道理的。中國畫作為壹種藝術,對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負有重要責任。藝術通過圖像再現社會生活。許多中國畫表現的是時代(如清明上河圖)、地域(如黃土高原或塞外風光)、風土人情(如少數民族)、社會生活、自然風貌、動植物特征等等。這些作品讓我們從圖像中認識歷史、社會和自然。因此,不管作者有意還是無意,藝術作品自然或多或少會給人這種理解和知性的作用。中國畫強調畫論、畫感、畫趣,具有教育功能,往往體現作者的正確觀點。只不過是通過情感的滲透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不是即時的說教。它的功能是其他手段無法達到的。壹些醜惡現象無法用法律手段懲罰,道德格言也無法約束那些過著空虛庸俗生活的人。但通過繪畫藝術等藝術形象的鞭撻和嘲諷,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只是繪畫藝術的教育功能不是板著臉教人,而是把教育和娛樂、欣賞結合起來,讓欣賞者從中得到教益。
壹幅好的國畫是美的,是有感染力的,就像釋放出來的氣息,這是事物的壹個方面。另壹方面,它只有在接收信息時發出鈴聲時才能工作。也就是說,光有好的中國畫是不夠的,還要有喜歡和欣賞中國書畫的人。不同的天賦、興趣、愛好、文化、閱歷、藝術修養成為欣賞者的綜合素質。質量越高,欣賞水平越高。妳會認識和喜歡更好的畫,妳會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藝術作品中的情感。就像中餐能更好地滋養人的身體壹樣,中國的書畫作為中國文化的國粹,比其他繪畫更貼近人們的生活,它釋放的情感也更容易被中國人接受。
生活中人們往往容易接受的中國畫,是“雅俗共賞”的類型。所謂“雅俗共賞”,是指壹種得到專家和同行認可,群眾喜歡的風格。“俗”不是指“粗鄙”,而是指容易被大多數人欣賞和接受的流行。大多畫面清新華麗,溫柔自然的韻味,既符合傳統又有現代意識。現代社會要求藝術適應的範圍很廣。中國畫不僅要給繪畫界的同行看,也要給不會畫畫的普通人看,否則會失去生命力。藝術作品應該給人以美的享受。有些人畫所謂的“醜人”、“怪石”、“呆鳥”,違背了美學和造型藝術的規律,違背了民族的審美觀念和大眾的欣賞習慣,認為“醜”和“奇”是不同的。這種形象讓人感覺不舒服,造成精神汙染,背離了美的初衷,不被人認可。壹件藝術品是否“美”很重要。
中國的書畫在中國隨處可見,從南方到北方,從城市到農村,從民間到宮廷,展現了中國畫的精神,從而形成了中國歷史上壹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收藏和懸掛字畫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
除了用國畫裝飾房間,歷代文人還喜歡請人在扇子上作畫,夏天隨身攜帶,乘涼,成為“行走的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