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文物古跡眾多,多處文物被列入“中國文物”名錄,被多處國家級、省級、成都博物館收藏。彭州博物館館藏文物5081件(套),其中國家壹級文物139件(套)。特別是地窖出土的文物數量之多、分布之密、文物之精美,在全國縣級博物館中名列前茅。
1959年,成溫鐵路修建時,工人在濛陽鎮竹窪街道青龍村意外發現壹批青銅器,包括8個集裝箱和13件兵器。1980年2月,當地農民在前地窖東南約25米處發現壹批青銅器,包括4個容器和15件武器。
兩次出土青銅器40件,均造型優美,制作精美,紋飾復雜,展示了秦漢時期古蜀及成都地區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為研究古蜀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
青銅器的特征
商代早期鼎的兩耳較小,直立於鼎邊,稱為直立耳。它的腹部很深,它的三尖形狀又短又空,兩只耳朵中的壹只對應壹只腳。
商代晚期,耳仍立於鼎邊,但耳比前期大,腹由深向淺發展,三足由尖向圓發展,上下等厚,稱為柱足。耳朵從壹只耳朵對應壹只腳,發展成兩只耳朵對應兩只腳。
同時出現了柱足鼎和平足鼎,以及四足方鼎。西周早期武王至趙浩棋時期,鼎的形制與商代晚期相比變化不大。
到了穆王時期,鼎的形狀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腹淺而奢,謂之吊腹。腹部底部由圓形(稱底)變為幾乎平底,三足與底部的連接處明顯增大,開始向蹄形足發展。
西周晚期,鼎耳開始由口緣上的直立向奢耳發展,腹部由口緣向底部逐漸變窄。三足上粗中細,下呈獸蹄狀,稱為蹄足。
春秋早期的鼎腹呈半球形,口沿大於腹深,耳大而奢,足以蹄形為主,耳足分開鑄造,然後嵌入模具再與鼎腹結合。
這壹時期還出現了有耳深肚的鼎。春秋晚期,在前期的基礎上,出現了平底無蓋淺腹鼎。戰國中期以前,仍沿襲春秋晚期的形制。戰國中期以後,鼎壁趨於較薄,壹般有蓋。蓋子上裝飾了三個可以反過來裝菜用的按鈕,三個按鈕三腳,三腳架的三腳逐漸變短。
彭州市人民政府-彭州文物-商周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