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皮步驟:
1期是動物緊接蛻皮之後,停止進食處於休整階段,此時外骨骼很軟,動物不能以肢體支撐自身,附臥在棲息物上;
2期外皮進入礦質化時期,動物逐步能站立,但外骨骼仍較軟;
3期是新皮鈣化的主要時期。通過逐步恢復進食,外骨骼不斷分泌鈣化層,肢體的長節和前節可以折彎而不斷裂,因為身體含水量高達85%左右。有A、B兩個時段。A段:處於早期鈣化中外皮初步變硬,從不進食過渡到逐步進食的時段。是組織快速生長的時期,肢體有輕微彈性。B段:“蛻皮周期”的鈣化已完全,鈣化層下出現新膜層;隨即肢體開始積聚代謝性的物質貯備,但組織的生長會暫告段落;身體含水量降到61%左右。
4期為下次蛻皮作準備的時期。如出現鈣的重新吸收,並分泌外層新皮;代謝性貯備物發生遷移、在外皮上形成縫隙等狀態,要經歷4個時段才能完成。
5期動物從舊的外骨骼中蛻出,並迅速攝取水分。周而復始地行進。
新皮的生長:
新皮生成,首先必須使舊皮與皮下組織可以脫離,這過程稱為“蛻皮間期”。比如,對蝦在發生蛻皮前的幾天時間裏有出現;此後皮下細胞增多、延長,並分泌構成新皮的表皮和色素層。新舊皮之間出現液體,其中可見到細胞核,這是裂解舊皮的細胞和細胞核。對舊皮的消化壹直繼續到全部膜層和大部分鈣化層都被破壞後才完成。由此形成的間隙就是“蛻皮間期”,使新舊皮易於分離,這是甲殼動物擺脫舊皮束縛必要的壹步。
例如:蝦類在發生蛻皮時,新的表皮完全長好,當色素層形成後,還具有頗大的可折彎性。在快要從舊皮蛻出之前,體內的含水量開始增加,這時蝦會作出各種各樣的彎曲與沖刺式運動。最後,它會選擇壹個隱蔽處,不斷彎曲其腹部,並穿過胸部與腹部之間的隔膜而蛻出來。在蛻皮期間及其後期,動物身體迅速膨大。胃的膨脹是很重要的特征,這使動物在蛻出之前能夠擴張胸部的外皮。蝦是通過吸人氣體而擴張胃部,並在蛻皮時從外皮吸收鈣。
正要從舊皮脫出之前,血液和組織開始攝取許多水分。蝦的攝水主要是通過體表,攝入水分的因素之壹是蛻皮前期血液滲透壓的升高。通過滲透作用水分被吸進體內。蛻皮時的迅速攝水使血液稀釋,滲透壓下降。蛻皮前期血液中主要是離子成份濃度的升高,尤以鈣和鎂百分濃度的升高為顯著;蛻皮後,動物血鈣的下降是與新皮的鈣化同時出現的,這時血鈣的數量還不足以說明新皮鈣化的程度,因此,還必須從外界攝入鈣。動物為了使新皮不致受到扭曲,蛻皮不久的動物會盡可能減少肌肉活動,處於休整時期。所以許多種水生動物的蛻皮是在夜間進行的。壹是可減少不必要的活動;二是動物處於無能為力時躲避弱肉強食的壹種手段。如果受到連續光照,它們會推遲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