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低碳也好,環保也罷,它終究無法脫離“破爛”的本質。在中國的建築工地,《鳳凰》曾經是壹堆堆任人踐踏的垃圾。旅美18年,徐冰回國後第壹次踏進北京CBD的工地時,就被這些建築廢料的原始粗陋的美感,被高樓大廈背後的真相深深吸引。
他同意了委托方的邀請,決定用這些建築廢料制作藝術品,最終的形態將是中國人熟悉並喜愛的吉祥圖騰——鳳凰。這只經過認真“亂抹”的大鳥,以其富於表現力的藝術語言,在民俗的、當代的、藝術的、社會的這些概念中自由遊走,從北京的CBD到上海的世博園,成為非常令人矚目的中國藝術作品。
風格:“美”或“醜”並不重要,風格、流派也沒有那麽重要。《鳳凰》誕生後,最有意思的是它“嫁雞隨雞”的性格——放在北京CBD,它散發著壹種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隱喻和思考;放在上海世博會,又增添了對歷史綿延的追溯;而最終它也許會被臺灣收藏家帶往寶島,或者會成為那裏的人們熟悉又陌生的圖騰。
觀念:壹輩子的藝術理念,就是“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句似乎很陳舊的話。徐冰的每壹件作品都令人出其不意,帶給人的感覺是充滿回味的驚詫。正如意大利批評家Russo所說的,《鳳凰》是他“唯壹看到的使用中國人的態度來制作的藝術”。而以《鳳凰》為代表的,徐冰構築的藝術世界,或者說他進行創作的“中國人的態度”究竟是什麽?藝術家給我們的回答既簡單又樸素,甚至有些“過時”——那竟然是壹句“藝術來源於生活”。
擴展資料
作品理性克制,這種感受主要體現在創作方法和技藝上。它們不像八九十年代外來西方文哲思潮下的直接產物,並不足夠激進;也不像繼承儒道釋文人傳統,並不寫意,沒有含混性。徐冰的作品更像北宋的科學發明,暗合了西方現代科學精神,追求具體、準確,清晰的指征,這可能也是西方人更容易理解他作品的原因。
徐冰知識分子家庭背景與長期的版畫專業訓練影響了他觀看世界的方式。持續關註“社會在場”,藝術之外的事情是作品的“思想”來源,跨文化的經歷促成他重點關註中西方的文化與歷史交集,語言作為壹種符號成為他分析梳理的對象。
但“社會在場”不滿足於此,徐冰甚至參與了公益項目《木林森》,具體的藝術行動介入“社會在場”。這種持續關註的力度確實是受到社會主義背景的深刻影響。當我們說徐冰是觀念藝術家時,更親近西方的左翼觀念藝術家,而不是消費景觀下的個人主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