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明朝萬歷年間的壹位進士,在吏部任職。他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著有《初學集》、《學人集》和《歷代詩選》。他也是壹個偉大的藏書家。他曾花重金購買古籍,並在洪都山莊建有絳雲樓,藏書壹萬冊。錢與徐霞客有交往,深知《遊記》是對徐霞客壹生“手攀星宿山,腳踩孤腳”的記錄,是“人間真言、戴夢姬、怪言,不作不當傳”。不幸的是,已經80歲高齡的錢生活困難。尤其是他的萬卷樓剛剛被大火燒毀。再好的遊記都是無條件珍藏的,更別說鐫刻了。為此,他不得不求助於當時國內知名的大出版家毛,寫了《委托遊記》,連同手稿壹起交給了毛子晉。
毛子晉也是常熟人。他酷愛古展,藏書八萬余冊,並專門修建了吉谷館和木更樓加以收藏。我們還聘請了抄寫員來整理和印刷十三經、十七史、百家古今學派和未印書籍。當然《遊記》應該是毛子晉的通俗手稿,但由於某種原因沒能刻成書,而是送給了獨山莫聲孫。莫也是壹個藏書家,他尋找不同的書籍。他把遊記珍藏在他的英山草堂裏很久了,但壹直沒能刻上。後來,遊記手稿被轉移到浙江湖州南潯鎮的奚家耶堂圖書館。這是地主劉承幹為了擴大收藏,從江浙壹帶十余位藏書家手中購買古籍時無意中得來的。劉看了手稿,認為是難得的,就把它保存在鷓鴣河邊的書店裏。新中國成立後,劉承幹把書店捐給了國家,遊記手稿也轉到了北京圖書館。直到上世紀70年代,壹批“徐雪”研究者重新整理出版了《徐霞客遊記》,這份歷時300多年、幾經易手的遊記手稿才在善本專藏部被發現。這不能不說是民間藏書家的功勞。
藏書家在長期保存和復制遊記的過程中,做了大量的修改、增補、印刷和出版工作。今天有兩本遊記手稿,收藏在北京圖書館特藏部。它們是經過藏書家考證和豐富的手稿。第壹部分是江陰人楊抄寫並編輯的遊記手稿。楊維康是壹位學者,曾任雲貴總督和前吏部尚書。他還著書立說,編纂了《周易折中主義》、《性與愛》等。盛年時被召去教太子,是個大學者。康熙四十八年(1707),從叔父處取得《遊記》手稿,自己抄了壹本,寫了序。後來,我又得到了趙、廣東番禺的蔡乃煌和廣東書院收藏的手稿。第二年,楊根據友人在江陰收集的遊記原文,對手抄本進行校勘。在“定其異同,測其短處”之後,把臨摹中的謬誤或與實際、文意不符的地方全部改正,然後再臨摹壹篇,重新寫壹篇“序”。乾隆四十壹年(1776),徐霞客的家人孫緒珍正式印制了木刻遊記,這是根據楊的手稿。因此,楊校勘的《遊記》是壹部內容完整準確、學術價值較高的早期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