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簡介
利潤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是其最終結果的具體體現。利潤是衡量壹個企業好壞的重要標誌,也往往是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的重要指標。
利潤的本質
利潤的含義是企業利潤的表現形式,是全體員工的勞動成果。企業通過為市場生產高質量的商品來獲取利潤。利潤與剩余價值相比,不僅質量相同,而且數量相等。利潤的區別在於,剩余價值是針對可變資本的,利潤是針對所有成本的。
利潤公式
如果W代表商品價值,K代表成本,P代表利潤,那麽,隨著貨幣轉化為利潤,資本主義條件下商品價值的構成,即W=c+v+m=k+m,進壹步變為W=k+p,即商品價值轉化為成本價+利潤。
利潤的意義
企業的利潤結構應與企業的資產結構相匹配,成本變動合理,成本不逐年不合理下降,利潤總額各部分的構成合理。企業的利潤總額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差額。
利潤特征
利潤的特點是,它是企業在壹定時期內的最終財務成果,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按配比原則計量,是壹定時期內收入和費用相減的結果。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利潤的計算包含較大的主觀判斷,結果可能因人而異。
利潤類型
經濟分析:雖然在某些分析中並不明顯,但還是要註意經濟利潤包含機會成本。企業家的利潤通常是正的,但經濟利潤這個詞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負的。
會計分析:利潤可以細分為毛利、凈利潤、稅前利潤,用於財務分析,了解企業的業績。毛利是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毛利加上附加收入減去其他費用就是稅前凈利潤。
利潤的歷史演變
資本主義制度下: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或現象形式,表現為商品價值超過成本價格的余額,即資本家出售商品後獲得的總價格超過其預付資本的余額。
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國現代政治經濟學理論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利潤是企業工人為社會創造的剩余產品的價值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