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子虔(約545-618年),隋代繪畫大師,漢族,渤海(今河北滄州)人。歷經東魏、北齊、北周、隋朝,到隋代為隋文帝所召,任朝散大夫、帳內都督等職。他是唯壹有畫跡可考的隋代著名畫家,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據著重要位置。他擅畫佛道、人物、鞍馬、車輿、宮苑、樓閣、翎毛、歷史故事,尤長於山水。人物描法細致,以色景染面部;畫馬入神,立馬有足勢,臥馬則腹有騰驤起躍之勢。寫山水遠近,有咫尺千裏之勢,被稱為“唐畫之祖”。傳世作品《遊春圖》是中國山水畫中獨具風格的畫體,亦是中國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畫。
展子虔出生正值東魏末期,恰逢東西兩魏“玉壁之戰”。他從出生起就伴隨著戰爭環境,高氏篡魏、北周滅齊,妳方唱罷我登場,政權更叠頻繁。展子虔的童年和少年時光在亂世之中度過。童年的展子虔表現出了繪畫的天賦,手持樹枝能在土地上將花鳥魚蟲描繪的惟妙惟肖。在父母的支持下,開始拜師學藝,走上了繪畫之路。
《遊春圖》是展子虔創作的傳世的唯壹作品,也是迄今為止存世最古的畫卷。作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館。絹本、青綠設色,高43厘米,寬80.5厘米,畫上有宋徽宗題寫的“展子虔遊春圖”六個字。從畫上題記鈴印可知,該畫在北宋時收入宮內府,歷經宋徽宗趙估、宋代賈似道,元代為魯國大長公主所有,明代被嚴嵩收藏,清代再度入宮,1924年溥儀帶出宮,後轉入古書畫收藏鑒賞家張伯駒手中,1952年張伯駒獻給國家。
《遊春圖》的章法布置也極有特色。右上部分繪有崇山峻嶺,山巒起伏,數峰疊起;右下部繪有土坡,低坡叢樹,山路逶迤,既為崇山峻嶺的下段延伸,又作為輔墊,使全圖具有穩重感。左下部繪壹低巒小山,與右上邊山脈遙相呼應,形成對比;中間繪有大片水域,波光瀲灩,湖天壹色。壹小船點綴其間,船內繪有三四人物,姿態不同,形態各異。全圖比例恰當,層次分明。這種以山水為主體,人物為點景,恰當配以殿閣舟橋,並開始註意客觀物象之間的遠近,高低、大小的壹般關系,以及深度、層次、比例等透視關系的變化處理,使山水畫創變得較為合乎現實生活的新格局,這正是隋朝山水畫的特有表現形式。也正如《後畫錄》所評述展子虔的山水“遠近山川,咫尺千裏”和《宣和畫譜》論展子虔的山水畫“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裏趣”相合相成,渾然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