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樓右側是壹組采桑圖。籃子掛在兩棵結實的桑樹上。有人忙著采桑葉,有人相約送。樹下有壹個高個子,扭著腰臀,高舉雙臂,跳著大膽的勞動舞,旁邊還有兩個采桑人,和跳舞的人擊掌為他伴奏。追溯中國養蠶和絲織的歷史,至今已有六七千年,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是絲織業發展的重要階段。正是這種社會背景,使得采桑成為青銅器上的重要紋樣。據統計,在已發現的青銅器中,有桑葚紋的多達5件。壹樓左側是拍攝現場,館內第壹人正在進入拍攝狀態。他手裏的弓已經被拉開了,身體呈現出壹種很硬的姿勢。亭前站著壹個人,雙手高舉著壹根長桿,桿上有壹條絲帶,是箭靶。亭子旁邊坐著壹個人,手裏拿著壹根短棍。他負責報告目標。由於弓箭在狩獵和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孔子把“射”列為教導弟子的六門必修課(稱為“六藝”)之壹,“射”成為貴族修身養性的重要內容。
二樓右側是拍攝現場。當幾個人正等著向目標射擊時,壹群大鳥從天而降,激起了他們起身拉弓向大鳥射擊。特別值得註意的是,那只帶箭的大鳥身上明明有壹根長繩。因為弓箭手要收回射出的箭,所以用生絲綁在箭桿的尾端,古代稱之為“交”。二樓左側是盛大的宴會現場。坐在大廳地板上的是舉行宴會的主人。旁邊還站著壹個帶著青銅兄弟的護衛,被邀請的客人則站起來,手中拿著酒杯,向主人敬酒。在這個被稱為“鐘鳴石鼎”的場合,壹定不能缺少歌舞。圖中,參加表演的人數遠遠多於參加宴會的人數。他們敲鐘報時,都是風姿綽約,仿佛邊敲邊舞。還有壹個門柱邊搭的鼓,鼓兩邊有兩個人在打。劍鼓旁邊的幾個舞者,壹只手向上,另壹只手拿著武器作為舞蹈器械,相對於“文舞”來說,是“武舞”。
第三層描繪了激烈的戰鬥場面。右邊是水戰,左邊是攻城戰。我們先來看水戰:兩艘對立的雙層戰艦都在懸掛旗幟,左艦的旗幟是布料做的,旗幟上的圓點表示最高指揮官的軍銜;右艦的戰旗是用鳥羽修剪編結的,那叫壹個標準。上層士兵作戰,裝備長兵器、矛或鉤,短兵器近戰。右邊船上的士兵在遊弋,伺機擊毀敵艦或登上敵艦作戰,奪取敵艦。左船船尾,有人擊鼓助戰。水軍是我國春秋末期形成的壹個新軍種,出現在靠近大海和河流的地區。考古發掘中未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水軍文章,因此這組水戰圖像更為珍貴。攻城戰幾乎扣人心弦。圖中橫線代表城墻,斜線代表天梯。當時由於兼並戰爭頻繁,攻城、守城的戰術、技術和武器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從畫面上看,守城壹方有弓箭、石頭、長劍等。攻城方有梯子、長矛、長劍、匕首。進攻方處於劣勢,有的被砍頭,有的摔下梯子。
戰國時期,采桑、宴、射、攻紋銅壺中的形象制作過程就是“鑲嵌”。工匠們先在銅壺上刻出圖像的淺槽,然後將銅、鉛等金屬嵌入淺槽中,再用壹種叫“交錯石”的工具打磨嵌入的金屬圖像,使之與壺身壹樣光滑。由此可見,中國在商代就有了鑲嵌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