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用牙簽做手帳夾子視頻教程鏈接分享:網頁鏈接。
牙簽漢語拼音為 yá qiān;英語表達為toothpick、dentiscalprum。牙簽,是壹根小木棒或竹簽,用來清除牙齒縫中的渣屑。
牙簽,古亦稱“嚼楊木”或“嚼楊枝”。施耐庵水滸序即有“進盤饗,嚼楊木”壹語。所謂“嚼楊木”,就是飯後用牙簽剔牙的意思。楊枝凈齒,源出西域。法顯《佛國記》有雲:“沙抵國南門道東,佛在此嚼楊枝,刺土中即生。”
有學者指出,“嚼”字在此當做“削”解。《隋書·真臘傳》載:“每旦洗澡,以楊枝凈齒,又讀經咒……食罷,還用楊枝凈齒,又讀經咒。”“楊枝凈齒”,有人說是剔牙,也有人說是刷牙。且不論它究竟是什麽,它都是隨佛教東傳到中土的。
它隨佛教東來,又隨佛教東去,傳入日本。在日語中稱牙簽為“妻楊枝”。據說,牙簽屬於東方文化,西方使用牙簽較晚。那古人沒牙簽怎麽剔牙呢?原來他們就拿壹根樹枝剔牙也可以說是牙簽了。
牙簽的正確歷史至今仍無定論,但考古學家曾在史前人的牙齒中發現類似使用牙簽的凹痕,亦曾在牙縫間發現小竹簽的殘余。由於它的體積細小,制作的材料通常是木材或竹子,而且也很容易被化為灰燼,因此它的地位低微,歷史上也確實很少留下關於牙簽發明的證據。
幸而,中國的考古學家發掘出以黃金打制而成的牙簽,制作的年代大概在漢末時期。這種黃金牙簽雖然屬於少數的皇族,而非平常百姓所擁有的,但依然可證明公元3世紀中國已有牙簽了。
牙簽亦稱“剔牙棒”等等,就是壹端或兩端削尖的木簽、竹簽、玉米或塑料棒和塑料牙線,也有使用某些動物如象牙或魚的特殊骨頭,用來剔除牙垢或牙縫中雜物的木質或竹質細棍,也有合成材料的牙簽(比如瑞士軍刀)。
它是壹種重要的口腔衛生用具,它已經有超過2000年的歷史了。今日由於環保意識的提升,牙簽制造商漸漸的不用木頭來制作牙簽,而是使用壹些可食用或可分解的材料來制作。如澱粉性塑料等。中國有些牙簽是用竹子做的。
過去中國皇室所用的牙簽有些甚至是象牙做的。牙簽與牙簽包裝也是某些收藏家的特殊喜好。此外,亞洲使用的牙簽往往比歐美使用的牙簽要來的尖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