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趙頊和宋哲宗趙煦時,張方平、蘇軾等大臣先後多次上書,表示“錢荒”問題愈演愈烈。張方 *** 映,銅錢短缺的嚴重程度,到了“公私上下乏錢、百貨不通、人情窘迫”的地步,而蘇軾則反映浙江民間因為缺錢,連當鋪都惟恐付不起當金而被迫歇業。 近來出現壹種奇怪的風氣,即吹捧宋代“看似貧弱而實則富強”,語氣之誇張,到了仿佛這個人們印象裏積貧積弱的宋代,實際上卻是個富得流油、強得不屑和敵人壹般見識的“高大上”國家的地步。
說宋代“強”,有點勉為其難,畢竟什麽燕雲之失、靖康之恥,但凡聽過書、看過戲的中國人,都能隨口報上幾句;但說宋代“富”,信的人就不少了,人們都相信,壹個割地賠款的朝代,面對虎視眈眈的遼、金、元三個“馬背王朝”,竟然能茍延殘喘那麽些時日,要不是商品經濟發達――說白了就是“有錢”,是絕對撐不了那麽久的。
然而研究宋代歷史資料,就會發現許多截然相反的例證。
北宋第四個皇帝――宋仁宗趙禎時,是北宋政治上最穩定、經濟最平穩的時代,但就在這樣的時代裏,大臣歐陽修、余靖等,都上奏朝廷,報告“錢荒”情況。出現“錢荒”的地區,是當時商品經濟較發達、民間較富庶的江淮地區,且余靖更表示“當今天下錢貨至少”,表明銅錢短缺絕非個別地區的特殊情況,而是全國普遍現象。
自那以後,“錢荒”問題似乎愈演愈烈。宋神宗趙頊和宋哲宗趙煦時,張方平、蘇軾等大臣先後多次上書,表示“錢荒”問題愈演愈烈。張方 *** 映,銅錢短缺的嚴重程度,到了“公私上下乏錢、百貨不通、人情窘迫”的地步,而蘇軾則反映浙江民間因為缺錢,連當鋪都惟恐付不起當金而被迫歇業。
到了南宋,疆土少了壹半,缺錢的情況卻並未因此緩解,南渡之初李綱在喊“錢荒”、南宋瀕臨滅亡時賈似道也照喊不誤。終南宋壹世,紙幣大量發行,幾乎取代了銅錢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並引發了震撼性的通貨膨脹,壹大原因,也仍是“錢荒”二字。
問題是,宋代根本就不該缺錢。張方平曾在上書中指出,僅僅江州(今江西九江)、池州兩地的銅冶,每年鑄造銅錢就多達100萬貫以上,而全國銅錢的鑄造總量,每年多時甚至可達500萬貫,這個數量,是疆域大得多的唐代壹年總鑄幣量15倍多。今天的“郵幣卡”市場,兩宋銅錢為數不少,除了個別品種奇貨可居,大多數品種,如北宋的政和通寶、宣和通寶,南宋的紹興元寶、隆興元寶,都是不折不扣的低值大路貨。元滅南宋後,將廢棄的南宋銅錢大量出口,壹度竟支撐起周邊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貨幣經濟。
由此可見,宋代的銅錢,從數量來說絕對不少,之所以“錢荒”,是因為大量銅錢根本沒拿到市面上去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