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6世紀,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註1]期間,以中國的草書和樂譜[註2/3]為基礎,出現了日本本土化漢字的簡化和演變,形成了最初的“千葉假名”[註4],進而形成了今天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是現代日本文字的基礎。
羅馬註音,或羅馬字符,在日本壹般不被認為是壹種文字。它在日本的最初出現可以追溯到室町時代(其後是日本戰國/安圖陶山時代),被認為是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但實際上是在江戶時代末期,慶應作為“英語羅馬字”正式出現在日英詞典中[註5]。因此被認為是對日本人掌握英語和與外國文化交流有很大幫助的拼音和音標的存在,與韓國、越南等國的發展有所不同。
有關更具體的信息,請參考下面的註釋。
註1根據實物考古的結果,壹般認為日本最早出土的漢字文物是公元1世紀前後彌生時期遺址出土的“辛莽錢”和“漢王金印”。
註2片假名的“片”是指片段和部分,即漢字中的楷書書法用偏旁來表示日文字母。這就涉及到唐朝的“減法譜、半字譜”等等。這壹點可以從目前日本奈良正倉研究所收藏的吉備真備(692 ~ 755)在唐五年間帶回日本的《樂書》的記載中得到印證。目前國內互聯網上出現的壹些音樂,如《秦王之樂》、《大史調》、《王昭君》等,都得益於這本書的保留。
註3平假名的“平”原指“方便容易”,常用,常用派生。相傳是吉備真備死後,壹個空行僧以學僧的名義來到中國學習而發明的。空海和尚擅長書法,以草/官/真人著稱。他也是日本書法的開創者和鼻祖。
註:40000葉筆名出現時間不詳,但已知存在於5世紀左右稻嶺山古墳遺跡出土的鐵劍上。並且通過日本壹些出土文物的發現,可以證實在空海和尚之前的公元676 ~ 700年左右,壹些日本竹簡(公文)中就出現了平假名的壹些文字。這更像是壹種以曹禮等書法為基礎的“不拘壹格”或本土化發展,逐漸出現在從中國留學歸來的日本官員的書信往來中,然後才有可能在空海僧人生活的時代得到長足的發展和完善。
如圖,平假名和片假名的變化:
註5公元1867年(慶應三年),也就是黑船事件之後,日本西南戰爭之前,美國傳教士詹姆斯·柯蒂斯·赫本;;1815-1911)編纂了日本第壹部雙語詞典《與英語森林融為壹體》,出現了壹個名為“ヘボン(赫本)”的羅馬字,於是在日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