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谷波山(1872~1963)
原名板谷嘉七。明治五年生於下館町(今天的下館市)。 明治22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現在的東京藝術大學)雕刻科就讀,受教於岡倉天心、高村光 雲等人,明治27年畢業。29年赴石川縣工業學校(今天的石川縣立工業高等學校)雕刻科任教, 但明治31年雕刻科被廢止,開始擔任陶瓷科教學的波山,對陶藝可說是壹竅不通,於是開始致 力於燒制品的研究,從門外漢成為制陶的行家。明治36年波山辭職,於東京的田端定居並建立工作室。因為從這裏可以遠眺築波山,波山為了自勉而取號「波山」。38年在經濟極度拮據中建成了窯,並於39年成功完成第壹次的燒窯 。
明治40年於東京勸業博覽會場上展出壹只「瓷制金紫文結晶釉花瓶」而受頒三等獎,從此 打開陶藝家之途。之後波山又在大正4年時研發完成他最獨特的地毯釉及葆光釉,然後於昭和 2年實現其參加帝展的夢想,身為陶藝家及藝術者的實力受到大眾肯定。 波山在昭和8年至昭和26年間,持續地致贈他所制作的鳩杖給村裏間的高齡者,並且於昭和 13年到31年之間,不停制作香爐及觀音像贈慰在戰爭中戰死的戰士遺族,並且對文化財的保護 及下館地區鄉土史的編纂不遺余力。
昭和20年,波山的住所及工作室因為空襲而燒毀,因此離開了下館町,而在25年,於田端 再建其工作室。26年被推選為下館的榮譽市民,並於28年以身為陶藝界先驅、回饋社會有功而 獲頒文化勛章,而後又在29年與橫山大觀壹同被推舉為次城縣榮譽縣民。 昭和38年,波山懷抱著對陶藝的壹本初衷的熱情結束了91歲的人生。
田村耕壹(1918~1987)
出生於現在的梔木縣佐野市富岡町,父親田村林次是專營女兒節人偶制作販賣的業者。 自縣立佐野中學(現佐野高中)畢業後,耕壹進入東京美術學校(現在的東京藝術大學)的工藝科 圖案部就讀,畢業後至大阪私立南海商業學校教學,並於此時開始對陶藝產生興趣。 因戰爭受到征召而辭去教師職務,等到戰爭結束後回到佐野,並遇到東京美術學校的學長 富本謙吉,在他的勸說下耕壹進入由京都的松風榮壹主持的出口陶瓷器設計研究所就職,在此 時期他的風格受到了富本相當的影響。
之後,昭和23年耕壹回到佐野市,參與籌畫於赤見町開設赤見窯的計劃,並於第二屆梔木 縣藝術祭展出作品得到審查員濱田莊司的認同。因此,在昭和25年時,耕壹成為梔木縣益子町 的「梔木縣窯業指導所」的技官,使他得以專念於陶藝技法的研究上。
至昭和28年耕壹辭去了指導所的工作,加入了佐野市久保町建窯的活動。昭和31年他則在 朝日新聞主辦的第五回現代日本陶藝展中,展出他未曾展出的新作「芒圖橢圓大皿」因而得獎 ,奠定他知名陶藝家的地位。這之後又不停地得到許多日本國內的大獎,而在昭和42年時在伊 斯坦堡國際陶藝展中榮獲金牌獎。昭和51年成為東京藝術大學教授,55年就任日本工藝會副理 事長,之後終於在昭和61年因身為陶藝家的諸多功績獲頒日本最高榮譽─「重要無形文化財」 (即「人間國寶」,國寶級人類)。次年1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68歲
德田八十吉(1933~ )
屬於三代九谷燒陶瓷藝術家世家。他深有感觸地說;“我不是生活在具體的瓷器器皿與瓷器表象中,而只有通過作品才感覺到自身的存在。我將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的年輪,部分或多或少地融入進作品中。”他1933年出生於石川縣,從金澤工藝大學學習後,師從祖父壹代、父親二代,畢生致力於陶瓷制作與創作事業。曾獲得日本NHK會員優秀獎;日本工藝會總裁獎最高獎;日本外務大臣表彰;紫綬褒章。作品被收藏於日本文化廳、日本國立博物館、日本國立近代美術館、英國的大英博物館等,他還多次到歐、美、埃及及中國進行作品展覽。1997年他被認定為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財彩釉瓷器保持者(即人間國寶)的最高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