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日本的“官報時期”

日本的“官報時期”

明治維新後

黨報時期——尊王派《太政官日誌》VS佐幕派《中外新聞》

官報時期——“民辦官助”,《橫濱每日新聞》《東京日日新聞》《郵便報知新聞》《新聞雜誌》

《橫濱每日新聞》:1870年創,日本第壹家日報,標誌著日本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報紙的誕生。定期出版,西洋紙活鉛字印刷,讀者不限於高級官員,擴展到普通民眾中。新聞與廣告各占壹半,有商業傾向。

商報時期——出現於黨報與官報時期之間,以《東京假名書新聞》為最早典型報紙,煽情報紙《萬朝報》《二六新報》

《朝日新聞》(98名):創於1879年大阪,木村滕發起,村山龍平任社長。初為小報性質,政黨報紙後期,為免受停刊厄運,立場中立,奉行“企業本位”和“報道第壹主義”,努力采集獨家新聞,並向國內外派駐記者。目前是日本的代表性報紙,在知識界和社會中上層影響較大。1919年起實行股分公司制,全國有四個總社,國外有四個總局,出有地方版。

《讀賣新聞》(99新名): 1874年創刊於東京,創辦人子安峻、本野盛享、柴田昌吉,是日本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以市民和中小企業主為讀者對象,大量刊登文學作品,有“文學報”的特質。1950年起實行股分公司制,國內設有四個分社,國外有三個總局,有早晚刊,在紐約發行衛星版。

《每日新聞》:日本全國性大報之壹,1911年《大阪每日新聞》兼並《東京日日新聞》,並於1943年起使用《每日新聞》作為報名。原來主要讀者是農民,現努力爭取市民讀者,但發展不利。1918年實行股分公司制,國內設有四個分社,國外設有兩個總局,有早、晚刊。

《日本經濟新聞》:日本最大的經濟類報紙,1942年由關東地區多家經濟類報紙合並而成,為股分公司制,在東京和大阪設有兩個分社,紐約和倫敦設有兩個總局,信息數據庫聞名於日本。

《產經新聞》:日本最大的財經類報紙,1942年由關西地區的多家經濟類報紙合並而成,全國性報紙,股分公司制。在東京和大阪設有兩個分社,分早、晚刊出版。

《赤旗報》

《文藝春秋》

德川幕府統治的江戶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日本報紙的雛形,當時人們把發生的重大事件,用文字和圖畫的形式刻在黏土上,做成瓦坯燒制後印在紙張,可以在街上邊讀邊賣,因此被稱作“讀賣瓦版”。幕府實行鎖國政策,使得日本信息溝通不流暢,大多數報紙只有高層名流有機會閱讀,普通老百姓沒辦法看到。1868年,明治政府在京都創辦了日本第壹份官報《太政官日誌》,以刊登天皇諭旨、軍事情報、頒布政令為主要內容。同年柳河春三主辦日本第壹份非官方報紙《中外新聞》,除刊登國內消息外,還翻譯外文報刊消息,反響較好。為加強對報紙控制,明治政府還於1869年制定日本歷史上第壹個新聞法令《報紙印行條例》。1870年4月日本最早定期發行的日報《橫濱每日新聞》創辦,它的出現標誌著日本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報紙的誕生[7]。明治維新後,明治政府對報紙的政策逐漸開明。

  • 上一篇:文物鑒定方法的分類
  • 下一篇:晉江文學網發表小說有沒有稿費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