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明.《永樂年制》瓷胎薄胎掐絲琺瑯彩牽牛花紋鬥笠碗 賞析

明.《永樂年制》瓷胎薄胎掐絲琺瑯彩牽牛花紋鬥笠碗 賞析

表面燒有琺瑯釉的金屬器叫琺瑯器,掐絲琺瑯器是琺瑯器的壹個品種。據考古發現,掐絲琺瑯器最早誕生於古希臘,大約在宋、元時期通過阿拉伯人傳入中國。掐絲琺瑯的制作大致可以分為7個步驟:制胎,用金屬(以銅為主)制出胎;掐絲,用銅或金銀掐絲出紋飾並粘於胎體;燒焊,將銅或金銀掐絲出的紋飾焊在銅胎上;點藍上釉彩,上壹次琺瑯釉燒壹次,重復多次(十次左右),直到琺瑯釉面與掐絲齊平;磨光,將釉料與掐絲磨光;拋光並描金。元代的銅胎掐絲琺瑯器制造技術不太成熟,生產規模不大,存世稀少,已經很難見到。到明代,掐絲琺瑯工藝進壹步受到朝廷重視,由宮庭“禦用監”大量制作掐絲琺瑯器,在宮庭內掐絲琺瑯器得到廣泛使用,形成了掐絲琺瑯器生產和使用的高潮。這些掐絲琺瑯器大都是以銅為主的金屬做胎。

? 本人收藏了壹只《永樂年制》的灑金粉瓷胎掐金絲琺瑯彩牽牛花紋鬥笠碗,采用黃金材料掐絲,並在瓷胎釉裏灑金粉,卓顯皇家氣派,實為希罕難得,珍貴無比。

碗口徑:136mm,高度:40mm,底足徑:40mm。碗敞口,淺弧腹,圓圈足。在灑金粉瓷胎的基礎上用黃金掐絲琺瑯工藝裝飾出三組牽牛花,每組兩朵成花壹朵花蕾;瓷胎的厚度2.6毫米左右,屬於薄胎瓷的範疇。瓷胎掐絲琺瑯彩工藝水平在瓷器中為最高級別,掐絲細勻,掐絲與釉面齊平;碗內甜白釉面潔白細膩光澤如玉,碗外用純黃釉作底色使掐絲琺瑯彩牽牛花更加鮮艷光彩奪目,倍顯皇家風範。底足圓圈內隱形暗刻篆書“永樂年制”四字雙行款。永樂官窯精細的薄胎瓷器與掐絲琺瑯工藝結合在壹起,用黃金拉絲掐勒出大花大葉的精美圖案粘附在潔白瑩潤的胎面上,再填以鮮艷透明的琺瑯彩料,富麗堂皇,精美絕倫。這類瓷器是在景德鎮燒好瓷胎後送進皇宮,在宮內禦用大師監作掐絲上琺瑯數次回窯燒制,由於工藝太復雜,要解決掐絲圖案在瓷胎上的固定問題,金屬、琺瑯料與瓷胎的膨脹系數不壹樣造成的附著難問題以及瓷胎易碎打磨難等,導致生產成品合格率極低(成品合格率10%)。

明朝從永樂以後,官作再未發現有瓷胎掐金絲琺瑯器,壹般采用掐絲材料為黃銅。根據文獻和查閱國內外有關資料,此件明代《永樂年制》瓷胎薄胎掐金絲琺瑯彩牽牛花紋鬥笠碗,無論從用料和工藝及年代將徹底改變瓷胎薄胎掐絲琺瑯彩瓷器傳記的歷史!

《重慶收藏》編輯部供稿

  • 上一篇:新中國歷任書法會長
  • 下一篇:曾侯乙編鐘是國寶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