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火器有哪些種類
明朝戰爭以火器為主,導致明朝的火器營十分出名,戰鬥力也十分強悍,那麽明朝的火器都有哪些種類呢?
明代軍隊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燕王朱棣與建文帝爭奪帝位時,就曾使用火箭作戰。永樂年間,大明王朝組建了”神機營”,這種獨立炮兵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壹指。
三眼銃和四眼銃
三眼銃和四眼銃,是明軍重要的單兵火藥武器,原因是它可以連續釋放,構成密集火力,有利於壓制行動迅速的騎兵。
連子銃
連子銃是明朝嘉靖年間創制的壹種連射式手銃。銃身鐵質,後安木柄,自銃膛中部向後裝填若幹用紙筒包好的火藥,火藥筒之間的空隙用引線連接,並在銃身開壹個圓孔,垂直插入裝著鉛彈的鐵管。
第壹枚彈丸在銃膛中與火藥筒相接觸。發射時,先點燃第壹節火藥筒中的火藥,將第壹枚彈丸射出。射畢後,第二枚彈丸自動落入銃膛中,第二節火藥筒中的火藥恰好被第壹節火藥筒中的藥線點燃,將其射出爾後依次進行,自數枚至十幾枚,提高了射速。是我國最早使用的連射式手銃。
集束火箭
明代《武備誌》對壹窩蜂有較詳細地介紹,當時的規格有多種,從3連發的神機箭,到100連發的百虎齊奔,都屬於這個範疇。射程300米,連發火箭彌補了普通火箭彈道不穩定的弱點。這種武器明軍已大規模使用。
神火飛鴉
明代的軍事技術家還創制了“神火飛鴉”與球形帶雙翼的“飛空擊賊震天雷”兩種“有翼式火箭”。這兩種火箭分別在鴉形與球形體內裝滿火藥,火藥中有火藥線通出,並與起飛火箭火藥筒中的火藥相串聯;發射時先點燃起飛火箭的火藥線,使火箭飛至敵方,並將鴉身與球體內的火藥引爆,殺傷和焚燒敵軍的人馬,是破陣攻城的利器。
萬人敵
大型爆炸燃燒武器,重40公斤,外皮為泥制,重量40公斤,產生於明末,用於守城,為了安全搬運壹般帶有木框箱,可以算是早期的燒夷彈。李自成攻開封的時候,曾經通過地道突入曹門心字樓下方,守軍采用投擲萬人敵的辦法消滅了突入的部隊。
火龍出水
明代《武備誌》記載的多級火箭,用紙糊筒外綁第壹級火箭,龍口內有第二級火箭,射出後加大射程擊中敵方船艦,用於水上攻擊,射程可以達到1.5公裏。
佛朗機炮
明代正德年間改進歐洲制造的大型後裝火炮,並使用帶炮彈殼的開花炮彈。1537年裝備達到3800門,帶有準星和照門。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發射的時候射程1公裏。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93厘米,炮彈從後方裝入,發射間隔短,發射散彈時壹發炮彈帶有500發子彈,可以封鎖60米寬的正面,威力驚人。因為後膛裝彈對鑄造技術要求較高。清代,以後被更為先進的紅夷大炮取代。
火銃
明代制式的早期輕型火器,鑄造精良,設計精巧,和元朝的火銃比較,所需火藥大大減少。明代作為標準武器,曾生產達九萬余,1449年的北京保衛戰廣泛使用。長43.5厘米,口徑3厘米,2人壹組發射,壹人負責支架和瞄準,壹人負責點火射擊,射程1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