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館以來,積極開展文物收藏、保管和展示工作,搶救和清理了壹批古墓。藏品共4800件,分為陶瓷、字畫、古錢幣、玉器、青銅器。其中壹級文物8處,二級文物60處,三級文物987處。有兩個基本展覽,即宋元瓷器和明清傳瓷,以及出土文物的臨時展覽。館藏文物的質量和數量均居福建省縣(市)博物館前列。1995以來,晉江流域搶救清理了南朝、隋唐、五代、南宋、明代、清代不同時期的古墓葬30座,出土了壹大批對地方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物。晉江博物館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取得了壹定的成果。1998出版介紹晉江文物保護單位專著《晉江攬勝》;2000年出版了《福建文博晉江圖冊》,匯集了該館的學術研究成果。晉江博物館擁有全省最多的文物藏品,展廳面積達5500平方米。主要是:晉江歷史風光包括全南第壹鎮、海上重鎮、海上絲綢之路、陶園奇花、橋下世界、宗教聖地、海濱鄒魯、華僑之光等八大主題,展現晉江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晉江華僑歷史博物館包括海天萬裏故裏——晉江華僑歷史展和港澳臺情懷——晉江同胞展兩個主題館,展覽面積1.800平方米。“海天萬裏故鄉——晉江華僑華人歷史展”分為漂洋過海、探索異鄉、熱愛故土三個部分。闡述了晉江人自古以貿易僑居海外,勤勞勇敢,與所在國人民和睦相處,共同奮鬥,傳播中華文化,融入當地社會,為所在國經濟發展繁榮做出貢獻。晉江華僑華人身在海外,心系祖國。晉江港澳臺同胞展分為港澳臺兩部分。晉泰苑部分說明晉江與臺灣省壹衣帶水,兩地壹直交往頻繁。地緣相近所產生的地緣文化,帶來了親緣、文緣、商緣、神緣文化的興起。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海峽兩岸堅冰的打破和航道的重新開放,山西和臺灣人民發起的“小三通”促進了海峽兩岸的“大三通”。《港澳情懷》展現了晉江人在港澳的艱苦創業,促進港澳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同時,他們與桑結緣,許多港澳同胞為家鄉建設慷慨解囊。泉州古陶瓷博物館出口包括500羅漢陶瓷和塑料展覽和瓷器窯陶器環遊世界。“磁竈用瓷走天下”展覽展示了從南朝到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陶瓷竈的陶瓷制品,借助場景、聲音、光電等展覽輔助技術,讓人們感受古老的陶瓷生產和壯麗的“海上絲綢之路”,體驗古代陶瓷竈窯生產的輝煌歷史。《五百羅漢瓷雕》展覽展示了德化的“中國白”五百羅漢瓷雕,讓人感受到陶瓷藝術與佛教文化的完美結合,既凈化了心靈,又陶冶了情操。晉江博物館還有兩個專題展廳,展示內容豐富、教育性強、形式新鮮的各類主題展覽。晉江博物館不僅是歷史的再現、藝術的殿堂,也是文化休閑的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珍貴的收藏品
“明教”黑釉碗
宋朝。晉江磁竈窯產品。碗內壁刻有楷書“祆教”二字,是宋代摩尼教教徒的日常用品。扭曲胎兒的彌勒佛雕像
宋朝。光頭,長耳朵,咧著嘴笑,盤腿坐著,踮著腳,腳露在袈裟外面。他穿著袈裟,右手拿著壹個幹袋子,左手拿著壹串念珠。通體釉色分為兩部分:袈裟部分扭轉,釉色黃褐;全身塗上米色釉。身體布滿冰裂縫,底部裸露。
粵窯青釉雕刻盒
唐朝。扁圓柱形,青黃釉。封面中間雕有牡丹花,盛開迷人;四周雕有四朵牡丹花,相對而立,婀娜清秀;該裝置的底部雕刻有迎春花的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