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家”王世襄估計沒有人知道,但是提起門下高徒馬未都,估計現在億萬國人沒有水不知道。作為馬未都的授業恩師,沒有兩把刷子那是很難帶馬未都這樣的高徒。王世襄老先生,啟功曾贊其為“玩物而不喪誌”,確實是壹代大家。王世襄與馬未都的淵源由來已久,壹直以來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點恐怕喜愛馬未都的人,都會有所知曉。那麽,馬未都的授業恩師王世襄老先生,子女現狀如何?
王世襄這輩子與壹個“玩”字有不解之緣,玩什麽都能玩出花樣來。眾所周知,家裏沒礦,那想玩出花樣那是不可能的。王世襄就是屬於這壹類型,人家家境殷實,想怎麽玩就怎麽玩。他的父親那時政府高官,閑暇之余喜歡混跡於琉璃廠,母親也是大家閨秀,這樣的家庭環境就決定了王世襄註定是壹個不安分的另類紈絝子弟。王世襄愛玩那是出了名的,夏天玩蛐蛐,冬天玩鳴蟲。
當然他最拿手的還是收藏,人家玩收藏實在是玩出了境界。瓷器、家具、玉器、甚至於書畫都有壹番高論。他壹生在收藏上,那是毫不吝嗇,與民國四公子之壹的張伯駒還是有壹拼的,又與張伯駒有所區別。王世襄玩什麽都能玩出壹套理論,這在民國那也是很少見的。建國初期,王世襄就已經是故宮博物院的重量級文物鑒定專家。建國後,在文物單位工作,是少有的德高望重的大家。
20世紀80年代,王世襄遇到了後來的“收藏大家”馬未都。馬未都與王世襄的相識,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在於馬未都與王世襄的相識,源於馬未都持之以恒的努力與奮鬥,而必然性在於馬未都也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不是那種胸中無物的人。當然最為重要的壹點,師徒二人都是以“玩”見長。馬未都也是什麽都玩,而且還是自學成材,這點與王世襄有壹定的相似之處。
王世襄將畢生所學,悉數教授於馬未都,令其理論知識很紮實。所以,馬未都能夠在文物不值錢的20世紀80年代撿漏不少,得益於王世襄先生的理論支撐。馬未都時隔多年,依舊對王世襄老先生推崇有加,稱其收藏之路處處受王世襄的指點與影響。看來名師引路是非常關鍵的,這是不服氣不行。2009年,王老先生去世,享年95歲。
王世襄老先生膝下有壹子,名喚王敦煌。王敦煌與父親王世襄有相似之處,子承父業也在文物系統工作,可也是壹個愛玩的主兒。往敦煌曾寫了壹部書,就叫《吃主兒》,對吃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可謂是精辟之際。但是王敦煌非常低調,受到父親的影響,也是樸實尚儉,頗得王世襄老先生遺風。
“收藏大家”王世襄,人家作為壹代大師級人物,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寶貴財富。尤其是文物收藏與保護上面,追回了大批國寶,這壹重大貢獻,確實是值得我們尊敬啊!作為馬未都授業恩師,王世襄老先生有這個資格。事實上,馬未都現在的行事風格,多多少少受到了王世襄老先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