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還把包括燈謎在內的許多謎語編成了書。現在我們能看到的謎語,主要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的作品,其中有很多表達我們感情,激發我們靈性的作品。
早期的燈謎由於數量少,很難單獨寫出,常被收錄在壹些燈謎愛好者的筆記中。最早的包含大量謎語的筆記書是南宋作家精心編寫的董祺俞曄。全書第二十卷《林語》共收26個謎語,題目廣泛,既有縱橫字謎、物質謎語、姓名謎語,也有蹴鞠等體育運動和采摘水果等生產活動。其中記載的謎語以賦體為主,但描寫詳細,而且後世也沒有字面上的謎語叫燈謎,即謎語的字允許聲、形、義、位的變化。
清代以後,謎語書迅速發展,不僅文人,而且商人也加入了這類書籍的編纂。阿清人於堅,自稱“被兵士殺死後,棄業於同治甲子”,棄儒從商。因為酷愛謎語,他在1882發布了壹本名為《虎誌虎》的書,收集謎語。這本書裏還有壹篇專門講謎語的文章《我對燈籠和老虎的拙見》,解釋了謎語如何成為壹種鑒賞雅俗的遊戲。
在眾多學者編撰的謎語中,浙江省渠縣學者鄭永喜編撰的《隱林》是清光緒年間最具特色的作品之壹。鄭永喜家幾代人都是謎語愛好者。在中國謎語史上,他家也是獨壹無二的謎語世家。他的《隱藏的森林》共有四卷,第壹卷和第二卷包含九種謎題,其中六種是鄭永喜的曾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親寫的,另外三種是朋友的作品。第三卷和第四卷是鄭永喜自己的作品。有趣的是,在第三卷中,鄭永喜創造了壹個名為印石的歷史謎,其內容在中國燈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印石從古代到明朝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中取材,並把它們用作謎語,並給出相應的答案。由於作者對英格瑪的淵博知識,印石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謎語,如古代的《開炊之人》演繹了四本書《項先生》,東周的《怡雅以異味迷倒妳》演繹了四本書《殺我》。
此外,還有清代學者張偶撰的壹部名為《詞》的優秀謎語書,共收謎語54則。謎語雖然還是以四書五經為主,但有些還是挺新鮮的。
明清時期,謎語、謎語盛行的同時,筆記小說也有了很大發展。通俗謎語往往是從筆記中摘錄的,以增加敘事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清初學者褚獲得的《鑒選》集,提取的謎語較多,謎語也通過文人筆記的記載得以流傳和保存。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成為謎語保留傳統文化的絕佳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