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班」的幽默之處在哪裏?在采訪趙本山的得意弟子王小寶時,記者得到了壹個教訓。壹見面,王小寶就對記者玩起了“幽默炮”。這不是他第壹次接觸劉老根裏的“大奎”。不過,他昨天雖然拿著記者的名片,卻很認真地問:“妳叫什麽名字?”。生活中的王小寶不像舞臺上那樣口若懸河,但也不像《劉老根》中那樣深刻。就是在這壹刻,他幽默風趣,時而深沈。王小寶講述了他自己的生活故事,這並不驚險,但卻是壹個真實的生活故事。
辛酸:“上課”讓兩個人轉。
王小寶出生於遼寧省黑山縣。18歲畢業後,應該會選擇壹條自己謀生的路。那時候村裏最吃香的就是木匠和泥瓦匠,不過王小寶現在雖然高大敦實,但小時候身體不好,這兩個重體力的活跟他沒機會。這個時候,我那些會吹嗩吶的表兄弟們組成了壹個民間劇團。王小寶從小喜歡唱歌、唱歌,母親就把他送到了劇團,從此他走上了壹條艱辛坎坷的演藝之路。當王小寶提到他當學徒的日子時,他的眼裏充滿了痛苦。壹般民間戲班都要邊走邊演,想看什麽戲就去哪裏演,也叫“走”。鮑曉說這是壹次名副其實的“散步”。他甚至沒有車和馬。不管走多遠,他都要靠壹只腳,剛入門的時候還要背很多行李。演出結束後,主創們吃飯,他還要端茶倒水,經常連飯都吃不飽。然而,正是在這壹個月的艱苦生活中,王小寶學會了二重唱的所有曲調,他能夠在舞臺上表演。這個速度是壹個奇跡。
壹個月後,王小寶高高興興地回家了,但他卻被潑了壹盆冷水。鮑曉是家裏的長子。他的兄弟姐妹聽說他要去唱戲,但他唱戲的決心壹直沒有動搖。很快他就能自己掙錢了。當時他最大的夢想是在黑山縣劇團當壹名專業演員,但第壹次沒有考上。
即便如此,王小寶也沒有放棄這門藝術,他唱得越多越好。兩年後,王小寶在當地已經是個“腕兒”了,於是黑山縣劇團主動找到他,邀請他進劇團,他的第壹個夢想實現了。
歡喜:拜趙本山為師。
當趙本山的小品越來越受歡迎的時候,王小寶的二重唱也越來越受歡迎,他經常被邀請到電視臺。王小寶清楚地記得,在遼寧電視臺第252期《玩得開心》中,他有機會與趙本山同臺演出。那時候他不敢和趙本山多說話,但是合影了。從那以後,他到哪裏都帶著它,給別人看。那時,王小寶還有另壹個夢想:我希望我能成為趙本山的徒弟!
2001,趙本山舉辦“本山杯東北三省二重唱大賽”,王小寶當即報名,順利進入決賽。決賽中,每對演員的表演時間只有20分鐘,但王小寶選擇的傳統劇目很長,所以王小寶自己改編,編曲和服裝都是他自己安排的。此外,王小寶和他的搭檔孫立榮的絕活——打手帕,王小寶的表現贏得了壹致好評,獲得了七枚金牌的第壹名。
王小寶說,在最終成績出來之前,他聽說趙本山要收壹個徒弟,包括他。當時他激動得壹夜沒睡。他想問是不是真的,但又害怕。學徒儀式將在三天後舉行。王小寶說,他覺得那三天甚至比三年還要長,他每天晚上都盯著天花板,生怕老師突然改變主意。
最後成了趙本山的徒弟,王小寶說在那之後的壹年裏,他常常懷疑這是不是壹場夢!
轉折點:進入劉老根,打大奎
如果說成為趙本山的徒弟是王小寶人生的壹大轉折點,那麽拍攝《劉老根》則是他藝術道路上的又壹次飛躍。在《劉老根》中扮演“大奎”,是王小寶的第壹次“觸電”。《劉老根》熱播後,王小寶走到繁華的大街上,看看是否有人認識他。《劉老根新傳》中有壹個有趣的現象。很多演員都是夫妻,但王小寶的兒媳婦是沒見過的。原來,鮑曉的兒媳婦是壹個地道的妻子。鮑曉忙於在外演出,很少回家,但不管多忙,他每天都給寶貝女兒打電話。電話那頭的女兒總是在問:“爸爸,妳什麽時候回來?”
“就表演水平而言,我得感謝我的師父趙本山捧著本山杯,改寫了我的人生軌跡,拍攝《劉老根》讓更多的觀眾認識了我……”每次上臺,王小寶總要唱這首自己寫的二人轉帽子,以表達對師傅趙本山的感激之情。王小寶就是這樣,以德報恩,穩健地走好人生的每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