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鏈:
食物鏈是壹種狀態,可以表示物質和能量在物種之間的轉移和流動,或者是生態系統中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和物質的逐層傳導。
現象之壹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海藻。
當然,真正的生物鏈更復雜,包括食物鏈的頂端和底端,以及食物鏈的中間層。中間層的每壹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敵和自己的食物。
當然,更專業的術語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生產者,通常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能量。
消費者,異養生物,通過捕食或食用植物獲得能量和物質。消費者分等級,高等級消費者捕食低等級消費者,食草動物是1消費者(最低等級),然後兩個-n等級,高等級消費者捕食它下面的所有低等級消費者。
分解者屬於異養生物,主要由細菌和真菌組成。它分解死去的生物,最後分解成無機物,這些無機物回歸環境,被生產者重新利用。
能源由生產者產生,然後低層次流向高層次的消費者。但是,能量是消耗的,物質卻壹直在循環。
單單食物鏈本身就告訴人們。每個物種在生態環境中都很重要,物種多樣性確保了生態系統的健康。
大自然是殘酷的,食草動物生來就是食物,低等生物是高等生物的食物,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能量和物質的正常轉移,才能讓食物鏈中的所有物種生存下來。
而低等動物能量效率高,生產快,高等生物能量低,生產慢。
還有汙染富集的概念,也是相當違反直覺的。越是高級的消費者,越容易在內部積累汙染物。
在自然界中,沒有所謂的益蟲和害蟲,每壹種生物都只是各司其職。所謂四害(蟑螂、蒼蠅、蚊子、老鼠),從生物鏈的角度來說是必須的,對生物鏈的健康是有益的。但是生物鏈本身是中性的,所以它們既不是四害,也不是四益。
任何壹種生物的滅絕都可能造成生態系統的失衡。生態系統的失衡是災難性的。
“天敵”生物和“食物”生物的關系是壹種哲學。兩種生物放在壹起,才能對兩種生物本身和生物鏈有利。沒有食物,“天敵”就會滅亡;沒有天敵,“食”會很弱,更有可能消耗更多的低級生物,使生態系統失衡,最終滅絕。所以“食”生物是壹種犧牲小我,拯救妳我的哲學存在。
蜜蜂滅亡,人類也將面臨滅絕的直接威脅:蜜蜂對農業有多重要?現代農業的重要性降低了嗎?-生物學
人類應該從食物鏈的角度思考人類的利益,比如取消“四害”之說。不要大規模殺昆蟲,消滅低級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