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拋射類兵器——將軍炮
將軍炮是古代壹種大型機械拋射類兵器的名字,唐宋以後,拋車的品種日漸增多,拋車的形制比過去加大,使用更為普遍,成為“軍中之利器”。757年,史思明圍攻太原,李光弼就是用拋車擊退史軍的。
武器性能
中文名:將軍炮
類型:輕型、中型、重型
來源:唐宋元三朝。
制做:石頭制
攻守城池
那時,拋車可分為輕型、中型、重型三種:輕型拋車,由兩人施放,石彈重半斤,用於迎敵作戰;中型拋車在單梢、雙梢、旋風、虎蹲等,用40~100人拉炮索,可發射25斤重的石彈,射程達80步;重型拋車有五梢、七梢炮,要150~250人拉炮索,發70~100斤重的石彈,射程可達50步。
這種重型炮十分笨重,使用時須固定炮架,多用於攻守城池。超重型拋車還有十三梢炮(據唐宋元等野史記載,吸收了中原與西域先進技術),要400~500人拉炮索,發百余斤以上重的石彈,射程可達100步。這種超重型炮車更加笨重,運輸時需大量牲畜人力,每次攻城這種拋車數量極少。
無堅不摧的威力
將軍炮盛於唐宋元三朝。早在唐朝時,投石機的威力達到鼎盛。太宗兵征遼東時,就已有幾百人操作的投石機(從西域引來的技術),可射壹裏遠,能發三百余斤巨石,所至皆毀。
攻打西域及中亞諸國要塞時,在西域中亞工匠的幫助下,將軍炮更加牛逼了,結合了中西技術,研制出十余梢的拋車,可拋數石巨石,更需三百人以上及百余牛馬操作拉索,規模之大,但這種巨無霸的數量屈指可數,古今未有(但由於各種原因在唐初時就失傳了,後來直到元朝時才出現)。
1126年,金兵攻汴京 (今河南開封)時,“壹夜安炮五千余座”,迫使守城兵士退居城下,幾乎無法抵擋這炮林石雨,據說,元兵攻京師龍德宮時,利用宋宮中太湖石假山巖當石彈,每城角設100多門大至十三梢的巨炮,晝夜轟擊,拋出的石彈幾乎把城鎮平。
那時蒙古人很註重發展拋石機,專門成立了“炮軍”,在攻城時集中使用,其作用相當於近代的炮兵,在攻城戰鬥中具有無堅不摧的威力。1273年(元世祖至元十年),元軍攻打襄陽,使用壹種巨型拋石機,可發射150斤重的石彈。據說這種拋石機是壹名叫“亦思馬音”的西域人制造的,所以人們稱它“回回炮”,或叫“襄陽炮”、“西域炮”。
據《元史》描述,這種炮“機發時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毀,入地七尺”。另外,這種炮不用人拉炮索,而是在梢端綁壹塊巨大的石塊,在炮架上安裝鐵鉤,鉤住炮桿,放炮時,只要把鉤拉開,石塊立即下墜,將炮梢壓下,同時百十斤重的石彈猛然拋出。這種構想,節省人力,使用方便,威力巨大,不能不說是拋石機的壹項重大改革。
炮彈的制做
拋石機長久使用的是石頭制做的炮彈,後來出現過壹些帶毒煙、毒藥的化學彈、煙幕彈,以及燃燒彈,這類炮彈不必像石彈那樣靠重力去擊毀敵人,而是利用毒氣、毒藥、煙火的作用熏殺敵人,可以說這是古代化學戰的壹種形式。
還有壹種“爆炸性”的炮彈是“泥彈”,用泥團制成彈丸,裝入小型炮的彈袋裏,彈射出去立即“炸”個粉碎,即可以擊殺敵人,又不至於像石彈那樣落入敵手再反射回來。
在拋石機長期的實踐經歷中,炮的射擊瞄準方法到宋代發生了轉折性的變革,由直接瞄準法變為間接瞄準法。宋代以前,炮手們操作拋石機時,都是先將炮座對準目標,由“定炮人”目測距離,判定方位決定方位角和炮梢的高低。需要向高處仰射時,就將炮的前腳墊高;如向低處俯射時,便將炮後腳墊高。
待瞄準定位完畢,把石彈放入炮桿後面的彈窠內。然後,根據目標遠近確定拽炮索人數,遠則人多,近則人少。每個拽炮人都握住炮索,依照統壹口令,同時猛拽炮索,後面彈窠內的石彈騰空飛起,射向目標。
定炮人
“定炮人”觀察彈著點,修正偏向,再次瞄準射擊,直至擊中目標,這種與敵人面對面的瞄準射擊方法在古代算是方便易行的了,但有兩大缺點:壹是容易暴露自己的炮位,被敵炮反擊;二是在守城戰鬥中,狹小的城墻上擺不開許多炮,況且壹門炮要用數十人乃至上百人拽放,占地很大,同時又妨礙其他兵士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