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李壹生的額外吸引力。

李壹生的額外吸引力。

額外發行量小,所以保存下來的很少。再加上收藏難度大,使得它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幾十年前的壹些老號流傳下來,價格隨著年限的增加而攀升。沒有幾十萬,也沒有價格。

在李的《紅色報集》中,有壹份《人民日報》,1964,10,16,都發表了,這使他深受感動。李用“三顧伊犁”來形容尋報的艱辛。這額外的副本壹直是他的夢想。當得知《人民日報》的合訂本在圖書館被回收後,迫不及待地來到圖書館詢問情況。幾經周折,他從圖書館工作人員處得知,這批報紙已經流向伊利,他也沒時間多想。他趕緊回家收拾行李,連夜趕往伊犁。到了伊犁,我四處打聽,想找到買這批報紙的人,這次他沒有出示。

他真正的目的只是去觀察,包括兩個月後第二次去伊利,但還是沒有表現出任何要買的意思。表面上若無其事,此刻他心中燃燒的火卻無法熄滅。第三次踏上伊犁之旅,他直奔主題。賣家被他的誠意打動,從第壹次出價開始優惠3500元到2500元。雖然很貴,李還是爽快地答應了,但臨走前,賣家堅持要給李300元車費。經過壹番推搡,只好收下了李。此時此刻,李握著賣主的手,但他不禁渾身發抖...2006年7月1日,《西藏商報》刊登了壹個西藏鐵路的號外,遙遠的西藏使得這個號外的收集更加困難。全國有100萬新聞愛好者對此“垂涎三尺”,李也不例外。另壹方面,額外發行的數量非常有限。除了自然消耗,從剩余的號裏拿到壹份,對每個報紙愛好者來說都是壹個挑戰。這個時候,人脈的重要性就被最大限度的凸顯出來了。壹向與人為善的李經常與各省市的許多報友保持密切聯系。他們交換需要的商品,互相交流。雖然他們從未見過面,但他們總是把誠實放在第壹位。所以當報友們第壹時間拿到這個多余的號碼時,在眾多想買的報友中,他們首先選擇了李。說到這裏,李感慨道:“沒有報友之間的相互交流,永遠不可能把報紙收藏做到極致。西藏鐵路開通的“額外”要感謝報友們。雖然花了300塊錢,這些錢對我來說毫無意義,但報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目前,中國有壹支數百萬額外藏家的大軍,相應的研究會、收藏協會和專業報紙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面對這壹現象,相關專家認為,它將是未來報紙收藏的主流,將與連環畫、海報等大眾收藏壹起創造輝煌。

  • 上一篇:有沒有哪些東西只有中國能制造?
  • 下一篇:什麽是林木種子采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