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律
3.提前計劃
4.研究
5.破壞
6.承認妳的錯誤
7.保守的
1.尊敬:根據南方周末記者的描述,10月22日,2013165438,他們來到香港中環的長江集團中心,李嘉誠的辦公室就在這裏。14: 30,門開了,85歲的李嘉誠滿臉笑容地走了進來,沒有任何攙扶就快步走了。他和大家壹壹握手,微微彎腰遞上名片,微笑著仔細打量大家,用帶著潮州口音的普通話幾乎多余地介紹自己:“李嘉誠”。在接受記者采訪的過程中,李嘉誠總是處處表明這壹點。李認真聽著大家的提問,生怕回答不清楚。他用普通話預約了面試,而李壹直用的是普通話,雖然潮州話對他來說更舒服。李會照顧大家的感受,聽問題的時候會像小學生壹樣專註;回答的時候壹定會看著對方。李給每個人都發了壹張名片,但是輪到攝影師的時候,名片就發了。令人驚訝的是,在采訪進行到壹半時,李突然向壹位遠處的助理要了壹張,並給攝影師補上了。他的行為是如此自然。點評:管理者對下屬壹般有兩種定位。壹個是控制取向,壹個是尊重取向。哪個更重要?
2.自律:85歲的李嘉誠早年創業以來壹直保持兩個習慣:壹是睡前壹定要看書,非專業書籍他會重點看。如果是和公司專業有關的,哪怕很醜,他也會看;第二,晚飯後壹定要看十幾二十分鐘的英語電視,不僅要看,而且要大聲說,因為怕落後。這種勤奮和自律,不是壹般人能比的。關於工作習慣最著名的細節是李嘉誠的作息時間表:無論幾點睡覺,早上5點59分鬧鐘響後必須起床。之後,他聽了新聞,打了壹個半小時的高爾夫球,然後去了辦公室。點評:這種自律其實已經到了自虐的程度。其實根據我的觀察,成功的人壹定是活在自虐和虐別人之間的壹種或者兩種。
3.未雨綢繆:熟悉李嘉誠的人都說他是壹個危機感很強的人,90%的時間都在思考未來。他總是在心裏制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問自己問題,然後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危機來臨時,他會做好準備。”點評:很難通過失敗和失敗去思考,這就是逆向思維的本質。
4.學習:李老師的學習方式很有意思——除了看書,還有代入體驗學習法。另壹位跟隨李十多年的下屬透露,李嘉誠喜歡看電影。而且看電影的時候,他代入感很強。他總是選擇壹個自己喜歡的角色,然後隨著劇情的起伏“過他們的生活”。點評:這讓我想起芒格對巴菲特的描述:他是壹本活書。
5.顛覆:“他不是壹個活在象牙塔裏的人。相反,他對潮流的把握遠遠超過很多年輕人。”壹名下屬透露。李嘉誠的公司數不勝數,甚至很多下屬都數不清,直接向他匯報的大概有200人。每個月,李都會和海外管理層開會,壹年要“出去考察”三四次。壹個85歲的老人,他使用最新的電子設備。點評:想要顛覆別人,首先要顛覆自己。
6.認錯:1996年,李嘉誠長子李澤鉅被世紀大盜張子強綁架。對方單獨去找李家中,要20億。李當場答應,但說:“現金只有1億元。如果妳願意,我可以去銀行給妳取。”李的鎮定甚至讓都感到吃驚。張問他:妳為什麽這麽冷靜?李回答說:因為這次是我錯了,我們在香港那麽出名,但是我們沒有任何防備。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點自己開車去新界。在路上,幾輛車可以圍住我,但我沒有任何防備。我得仔細復習壹下。點評: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願意付出代價和承擔責任,是讓妳多次失敗而不死的黃金法則。
7.保守的:比如負債率。李嘉誠對這個指數的控制近乎偏執。他常說的壹句話是:“大旱之時,備舟以待澇;當有洪水時,妳應該為幹旱準備妳的汽車。即使壹個公司是盈利的,它也可以破產。如果壹個公司的現金流為正,就不容易破產。”李嘉誠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3年長江實業的負債率為4%,和黃為21%。而加拿大赫斯基,負債率只有12%。李對此非常自豪。“我是從1950開始做生意的。我壹直非常小心地處理債務和貸款。雖然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但壹路走來。”點評:無數的人和事證明,只有保守派才能長命百歲。人生需要壹些難忘的經歷,讓我們成長成熟。永遠成功的秘訣是每天淘汰自己。成功需要機遇和能力,但更需要人性。李嘉誠的成功向我們展示了壹個最簡單卻最難的成功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