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歲的時候,我在家裏找到了爺爺的刻刀,印石和印章譜,開始自學篆刻。大學的時候有幸得到了賴飛老師的指導,學習了印刷術的歷史,臨摹了很多漢秦印章,對篆刻略知壹二。23歲時,經好友劉和黨的推薦,師從魏碑。張先生擅長研究古代書法,為楊亮的書法奠定了初步的基礎。30歲考入南京藝術學院,有幸成為徐利明先生的碩士生,系統學習書法創作和書法理論。碩士期間完成了十萬字書《項木書法雅字》的學習。徐先生博覽群書,多才多藝,詩、書、畫、印皆是上乘之作。在徐老師的影響和培養下,楊亮對書法和篆刻的學習更加深入,對書法的涉獵更加全面,開始涉足山水和花鳥畫。
雖然老師先生多年前就提醒過楊亮,孫的“偏攻易,至善難尋”,但楊亮還是如癡如醉,不願意做業余學習。當然,楊亮知道,很多領域的成功不僅需要天賦和精力,還需要大量的時間。這大概就是楊亮壹直堅持“君子把武器藏在身上,靜待時機”的原因吧。
石濤有“書畫壹體,精、舊、醜、幻”之說。從清初開始,書畫逐漸融合,全面的修養對於壹個藝術家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徐利明先生的老師啟功和林散之,以及他的導師陳大羽,在詩歌、書法、繪畫和印刷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目前由於大學取士制度造成的學科的劃分和細化,我們這壹代人掌握的藝術手段越來越專業化,有時甚至是狹隘的。藝術創作雖然專業化,但也在失去傳統中有價值的東西。所以,已經進入職業行列的楊亮,應該有責任繼承這個血統,沿襲傳統中的優秀的東西,而書、畫、印的綜合體現就是其價值之壹。
在藝術品收藏越來越多,收藏者審美意識越來越強的今天,這壹代人在面對這漫長的藝術旅程時,需要勇氣、智慧和壹顆孤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