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以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爭權等各種社會弊端正在形成。柳宗元在長安度過了童年。朝廷的腐敗無能,社會的危機動蕩,我都有所耳聞和感受。
803年10月,柳宗元調回長安,任禦史監。此後,他結交了更多的官場上層人士,對政治的黑暗腐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逐漸萌發了改革的願望,成為王改革派中的重要人物。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壹,山西運城人,人稱“劉合東”、“河東先生”。他的文學成就很高。文章方面,他和韓愈並稱“劉漢”;在詩歌上,他和劉禹錫並稱為“劉瀏”。
柳宗元出生在壹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他的父親柳鎮信奉傳統的儒家思想,對世界有著積極的態度和正直的道德品質。他媽媽是典型的賢妻良母,虔誠的佛教徒。
他的父母在言傳身教和學識方面給了柳宗元儒釋道的雙重影響。柳宗元出生時,“安史之亂”剛剛平定20年,政治腐敗、藩鎮割據等社會矛盾逐漸顯現。
但柳宗元並沒有受到大形勢的影響。他年輕時事業有成,20歲就是秀才了。幾年後,他進入官場,開始參政。經過十余年的歷練,柳宗元對政治黑暗和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萌發了創新的思想。
順宗即位後,開始任用他和王、王來等大臣進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可惜改革不到半年就失敗了。柳宗元也受牽連,被貶至湖南永州任司馬十年。
這件事成了他人生的壹個重要轉折點。柳宗元被貶期間,並不消極頹廢,而是專心著書,研究哲學、政治、歷史、文學等方面的壹些重大問題。
擴展數據:
柳宗元的思想理論;
1,哲學
柳宗元是政治革新家,推崇古文運動。
在柳宗元的哲學著作中,他對漢代大儒董仲舒倡導的“夏商周之象”理論持否定態度。
他反對天道論,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代替“神”。
柳宗元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了對政治的批判,從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天人關系,批判唯心主義的天命論。
他的哲學思想符合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自然科學的水平。
他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無神論發展到新的高度,是中唐時期傑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哲學著作有《非國語》、《甄宓》、《時令論》、《刑辯》、《天說》、《天對》等。
在這些作品中,柳宗元對漢代大儒董仲舒倡導的“夏商周之象”說持否定態度,反對天道、天命、天道論,批判神學,強調人事,以“人”代替“砷”。
柳宗元也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了對政治的批判,從樸素唯物主義的角度來解釋天人關系。柳宗元的壹些社會政治著作是其政治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他參與政治鬥爭的壹種手段。
柳宗元認為,整個社會歷史是壹個自然發展的過程,具有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
他的講話從妥協與和解的立場出發,對儒、法、釋、道進行了和諧的闡釋。
2.佛教思想
柳宗元壹生為善佛。他曾說:“我從小就是壹個好佛,三十年來壹直在求他的道。
這30年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童年時期的盲目,執政時期的趕時髦,降職後的覺悟。
在長安期間,他結交了溫昶和其他進出官場文壇的僧人。他贊賞晉宋以來著名的家族成員與僧人智道林、石道安、慧遠、慧修的關系,並高度贊揚同時代的儒佛二人的生活。
柳宗元認為“佛教之道大而包容,有誌於事而恥於世者,必思之。”
“這是他變法失敗後被貶永州的真實心理狀態。
所以“從山川來”,更有意識地從自然山川中尋求慰藉,以解心中的苦悶。
柳宗元絕非生性冷漠,他的人生態度是積極而執著的。
他雖然是個好佛,但思想基本是儒家的。
他壹生有兩大活動:壹是參與永貞革新,二是領導古文運動。
兩者都與他復興儒學、濟世致用的思想有關。
他不僅實踐了“勵精圖治,厚積薄發,長盛不衰”的政治理想,而且明確提出了“作家應以明道為師”的主張和“以經學為源”的原則。
雖然柳宗元自稱“從小善佛”,天臺宗也把他列為俗家弟子。
然而,他不是壹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從許多學校學習。蘇軾稱贊他“儒佛合壹,道法純備。”
他對佛教的接受,主要是為了了解佛教的原理,為了“儒佛合壹”,把佛教納入儒家思想體系。
百度百科-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