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過秋分後,剝去栽培5至6年的樹皮或枝皮,曬幹1至2天,卷成筒狀,陰幹,稱為油桶肉桂(廣桂);將10歲以上的樹皮剝皮,兩端切成斜面,放在木制凹凸盤中晾幹,稱為七邊桂;將老樹幹去皮離地30厘米,放入木夾中晾幹至九成,取出,縱橫疊放,壓平,晾幹約1個月,稱之為班吉;肉桂加工中剩余的邊緣從外部木栓上切下,稱為肉桂心;塊被稱為肉桂塊。
幹肉桂呈淺槽狀,兩側略向內卷,俗稱“七邊桂”;莖、枝皮呈鼓狀,俗稱“油鼓桂花”,長30至50厘米,寬2至10厘米或厚2至8毫米。外表面灰褐色,略粗糙,有突出的皮孔;內表面棕紅色,光滑,指甲上有油跡。質地堅實易碎,斷口呈顆粒狀,靠近外層有淡黃色切線(石細胞環)。濃郁而獨特的香氣,甜而辣的味道。最好是外觀細致,皮厚質重,不易碎,油香甜味微辣,嚼渣少。
南玉桂是壹種植物青花桂的幹樹皮和枝皮。它的藥性和肉桂差不多,嚼起來特別香,化渣。總的來說,質量很好。肉桂的營養分析:肉桂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肉桂醛、少量乙酸肉桂酯、肉桂酸和肉桂醇D1、D2等。這些成分可以促進唾液和胃液的分離,促進消化。具有溫腎補腎、散寒止痛的功效。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刮去糙皮,搗成小塊。加工後存放於幹燥容器中,密封,置於陰涼幹燥處,避免受熱。肉桂適用人群:陰虛火旺、胃熱盛、血熱皮疹及孕婦禁用。
肉桂的食療作用:肉桂味辛、甘、熱;歸腎、心、脾、肝經;辣厚,跌漲,可走可守;
具有溫腎助陽、引火歸本、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的功效;
主治: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陽痿遺精,宮寒不孕,尿痛或尿頻,遺尿,氣短,浮腫,尿少;感冒胃痛,少食便溏;命門火衰,火不歸本,上熱下寒,赤足面寒,頭暈耳鳴,口舌糜爛;虛寒腰痛、寒濕痹痛、寒疝、痛經、閉經、產後瘀血腹痛、陰道壞疽、膿腫、膿腫、膿腫或潰瘍。肉桂食物類似:使用肉桂,避免洋蔥。肉桂說明:1。下焦陽虛火,癥見四肢冰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尿頻等,最好與附子配伍,以增強溫補腎陽之效。
2.對於久積寒氣,寒凝氣滯,引起胃脘痛,脅肋脹滿,泄瀉者,可單味末服。
3.本品分肝、腎、血,能溫經通脈。故常用於經絡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閉經、產後腹痛,臨床上應與川芎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