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和其他藝術創作壹樣,是永無止境的。寫作的過程本來就是不斷提高寫作能力,不斷升華作品的過程。是否後悔做的少,並不影響寫手自身能力的提升。所以“後悔作品少”的立足點就變成了:早期的作品要不要修改?
金庸先生晚年修改他的武俠小說,已經是華語世界的經典,對金庸作品的作者、讀者甚至收藏者都有好處。對於我們讀者來說,通過閱讀修改前後的不同版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所傳達的思想,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圖,讓壹部作品深刻地塑造我們的心靈。
從寫作技巧上來說,老版的天空八部確實是壹部非常優秀的作品,邏輯嚴謹,結構緊湊,跌宕起伏等等。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當作者金庸先生從寫這部作品的壯年走向人生的暮年時,他對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認為以前對人物的描寫過於膚淺,必須加以修正,才對得起自己和讀者。
比如《倚天屠龍記》後記中,金庸先生說這是壹部描寫男人之間感情的作品。當時年紀小,描寫不到位。他舉例說,金毛獅王丟了孩子後,尖叫了幾聲。現實感情中,父母恨不得跟著孩子問為什麽?而當張三豐面對張翠山的自殺而死的時候,他流著淚說,“我的孩子在惡業中”也不是真的。但是,這些都是細節上的緊張問題。金庸先生沒有做太多改動。變化大的主要是《天龍八部》的結尾,和前作完全不壹樣。
這是因為金庸先生認為,在感情中,壹時的沖動抵不上日積月累沈澱下來的深度,尤其是當壹個女人面對壹個曾經深愛過他的男人,看到他最軟弱、最不堪的壹面,會激發她內心強烈的母性。壓抑這種情緒是違背人性的。
有相對的遺憾,有遺憾,大團圓結局可能符合讀者的心意,但對於作家來說,如果人物不能按照自己的邏輯規律發展,而只是作家給他們指明方向,那就不夠完整,是寫作的失敗。也正因如此,金庸先生重寫了八重天的結局,讓人物更符合人物所承擔的人性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