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油畫收藏 - 歌裏唱的“竇爾敦盜禦馬”竇爾敦是什麽人啊?有什麽故事啊?

歌裏唱的“竇爾敦盜禦馬”竇爾敦是什麽人啊?有什麽故事啊?

優質解答 清太尉梁九公乘禦賜金鞍玉轡追風趕月千裏駒到圍場行獵.竇爾墩探知這壹消息後,只身潛入禦馬廄,用熏香熏倒守衛,用匕首殺門丁,盜走了禦馬.此舉,使綠林義士大受鼓舞,給了清廷又壹沈重打擊.

竇爾墩,原名竇開山,乳名二東,清直隸河間府縣竇三町人,他上有長兄,排行第二,長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竇二墩.

竇爾墩出身貧苦農民家庭,自幼給地主打活,他行俠仗義,嫉惡如仇,富有正義感,因不滿地主老財為富不仁,遂涉足綠林,抗清反暴.當時,獻縣以北,河間城以南的方圓數十裏區域內,就是他與綠林好漢們經常嘯取聚義舉之所.竇爾墩壹生未婚,他獲取的錢財,多用於濟困扶危,個人堅持過簡樸清貧的生活.當地百姓對他有口皆碑,十分敬仰;而那些豪門富戶和反動官府對他卻聞風喪膽,恨之入骨.

竇爾墩少時曾拜在當地名師韓實門下習武,後又拜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部將石某為師.他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尤擅使大刀.綠林生涯,使其深感長兵器之不便,遂自己設計改制了壹種護手雙鉤,此兵器兼有刀、鉤、匕首之功能,破長兵,敵短器,鉤刺自如,攻防兼備.竇爾墩揮起雙鉤,疾如閃電,勢如猛虎壹般,故後人又稱它為虎頭雙鉤.

為了紮下反清抗暴的大本營,他把河間府作為攻取目標,並智取得勝,首戰告捷.竇爾墩虎踞河間府,義旗壹舉,從者如雲.兵部尚書彭朋發兵河間,連戰失利,因此被彈劾削職.黃三泰為搭救彭朋,派人指鏢為憑,向竇爾墩借銀.雖說是借,實則是依恃武力,明搶強奪.竇爾墩是血性男兒,哪買他的帳.黃三泰栽了跟鬥,惱羞成怒,遂有在李家店比武較量壹場惡鬥.比武前雙方曾商定,不得使用暗器.黃三泰是個久闖江湖的老手,雖有君子協定,但他仍暗器藏身.臨陣雙方交手數十合,黃漸覺氣力不支,遂背棄盟約,用“甩頭”擊竇.竇爾墩自恃武藝在身,沒提防對方會暗器傷人,遂被擊中左膀,遭敵暗算.時清兵突至,竇爾墩率眾出逃,失棄了河間府.

此後,竇爾墩又在清皇陵馬蘭峪以北的風水禁地興隆山,覓得壹處三面臨水,壹面絕壁聳天的險地,紮下了連環套營盤,繼續與清廷作對.後來,清太尉梁九公乘禦賜金鞍玉轡追風趕月千裏駒到圍場行獵.竇爾墩探知這壹消息後,只身潛入禦馬廄,用熏香熏倒守衛,用匕首殺門丁,盜走了禦馬.此舉,使綠林義士大受鼓舞,給了清廷又壹沈重打擊.彭朋因此再次被削職,黃三泰也因受到牽連.竇爾墩終於報了李家店的壹箭之仇.

官兵攻環套數年不下,便想出了壹個先捉拿竇爾墩的老母,誘其投案的毒計.竇母被捕後,官方貼出告示,稱數日之內,竇爾墩若不投案自首,便殺其母.竇爾墩是個孝子,求母心切,誤投囹圄而亡,時年34歲.此事記於《獻縣誌》

  • 上一篇:夢見自己撿到了很多新刀的預兆
  • 下一篇:民間年畫故事數量為100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