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載,黃公望三十壹歲開始作畫,由於際遇的坎坷,到五十歲左右,也就是出獄後才專心從事山水畫創作。由於他熱愛自然,有較全面的文化修養,早期又在臨摹眾多的古代名家作品中練就了深厚的功力,胸中積累博大精深,使之壹起步便顯示了藝術上的高格調。他以北宋大畫家董源的畫法為基礎,吸取其他名家的長處,融合在師法造化中獲取的營養,逐漸創造了自己的藝術面貌。他的山水畫大致有兩種風格:壹作淺絳色,山頭多巖石,筆勢雄偉;壹作水墨,皴紋較少,筆意簡遠逸邁,充分體現出“寄興於畫”的思想和“渾厚華滋”的筆墨效果。黃公望與同時代的王蒙、倪瓚、吳鎮交往密切,詩畫互贈,切磋探討,常以合作山水畫為樂。他們不但都創造了自己的獨特繪畫風格,並致力於意境章法及詩文與繪畫的有機結合,***同把中國文人畫推進到壹個嶄新的天地,因此獲得 “元季四大家”的殊榮。而黃公望尤以卓越的成就兀立頂峰,對後世畫壇產生巨大影響,被推為“元四家之首”。 黃公望與富陽有著不解之緣。他遍遊名山大川,卻獨鐘情於富春山水,晚年結廬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今富陽市東郊黃公望森林公園內),在這裏度過了他人生最輝煌的時期,留下了壹大批傑作。從此,黃公望的名字與美麗的富春江緊密地聯結在壹起,富春江是造就他成為壹代大師的搖籃,而他也為美麗的富春江增添了奪目的光彩。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七十九歲高齡時開始創作的。這幅縱33厘米,橫636.9厘米的長卷,是他生活在富陽,又以富春江為題材推出的力作。為了畫好這幅畫,他終日不辭辛勞'奔波於富春江兩岸,觀察煙雲變幻之奇,領略江山釣灘之勝,並身帶紙筆,遇到好景,隨時寫生,富春江邊的許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跡。深入的觀察,真切的體驗,豐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圖》的創作有了紮實的生活基礎,加上他晚年那爐火純青的筆墨技法,因此落筆從容。千丘萬卷,壑,越出越奇,重巒叠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現了富春山水的秀麗外貌,又把其本質美的特征揮灑得淋漓盡致。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謝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後傾註了大約七年的心血,這是畫家與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結晶。展開畫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富春江壹帶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轉,江流沃土,沙町平疇。雲煙掩映村舍,水波出沒魚舟。近樹蒼蒼,疏密有致,溪山深遠,飛泉倒掛。亭臺小橋,各得其所,人物飛禽,生動適度。正是“景隨人遷,人隨景移”,達到步步可觀的藝術效果。這幅山水畫長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縱深展寬,空間顯得極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實和親切,筆墨技法包容前賢各家之長,又自有創造,並以淡淡的赭色作賦彩,這就是黃公望首創的“淺絳法”。整幅畫簡潔明快,虛實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妙,集中顯示出黃公望的藝術特色和心靈境界,被後世譽為“畫中之蘭亭”。時至今日,當人們從杭州逆錢塘江而入富陽,滿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畫,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富春山居圖》與兩岸景致在形質氣度上的神合,從心底裏贊嘆作者認識生活,把握對象的神髓,進而提煉、概括為藝術形象的巨大本領。 元代以來,歷代書畫家、收藏家、鑒賞家,乃至封建帝皇權貴都對《富春山居圖》推崇備至,並以能親眼目睹這件真跡為榮幸,使得這卷寶圖既備受贊頌,也歷盡滄桑。在輾轉流傳過程中,曾引發出乾隆年間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弘歷皇帝神魂顛倒,誤判真偽;也曾因收藏家的酷愛而遭焚燒毀容之災。如今,它的前段珍藏於浙江博物館,後段藏於臺灣。海內外炎黃子孫無不翹首企盼著祖國的統壹,盼望寶圖早日珠聯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