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詩:
孝經有曰:孝者天經,孝地之義.天五行木,
火土金水.木之生火,火之生土,土之生金,
金之生水.水冬金秋,土為季夏,火夏木春.
春生夏長,季夏主養,秋收冬藏,冬之所成.
至天至情,情生天地,萬物有情,真情至孝,
孝通天地.父之所生,其子長之;父之所長,
其子養之;父之所養,其子成之.諸父所為,
其子皆奉,承而續行,不敢不致,如父之意,
盡人之道,天人壹道.故五行者,五品行也.
父授子受,乃天之道.故曰孝者,天之經也.
天經天道,孝者地義,至義真情,孝無不在.
出雲為雨,起氣為風.其風雨者,地之所為.
地之不敢,有其功名,必上於天.從天下者,
天風天雨,其莫曰之,地風地雨.勞勤在地,
名壹歸天,非至有義,孰能行此,故下事上,
如地事天,可謂大忠,至忠誠心,誠心真心,
至精至誠,非功非名.土者火子,五行土貴,
土居四時,無所命者,不分火功.忠臣之義,
孝子之行,取之土者,五行最貴,義不可加.
五聲貴宮,五味美甘,五色盛黃,地之義孝.
五行對第三十八
河間獻王問溫城(1)董君曰:“《孝經》曰:'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何謂也,”對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長之;父之所長,其子養之;父之所養,其子成之。諸父所為,其子皆奉承而續行之(2),不敢不致如父之意,盡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行也。由此觀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夫孝者,天之經也。此之謂也。”王曰:“善哉。
天經既得聞之矣,願聞地之義。’”對曰:“地出雲為雨,起氣為風。風雨者,地之所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於天。命若從天氣者(3),故曰天風天雨也,莫曰地風地雨也。勞勤在地,名壹歸於天,非至有義,其孰能行此,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謂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貴於土。土之於四時無所命者(4),不與火分功名。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忠臣之義,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貴者也,其義不可以加矣。五聲(5)莫貴於宮,五味莫美於甘,五色莫盛於黃,此謂孝者地之義也”。王曰:“善哉~”
註釋(1)溫城:據清人蘇輿考證,溫城當為脩市城。(2)奉承:奉命承接下來。續行:繼續實行,繼續去做。(3)命若從天氣者:“命”字應移至下句“故”字之下。“氣”字應作“下”字。兩句當為“若從天下者,故命曰天風天雨也”。(4)土之於四時無所命者:因土在四時中居中央,不像金木水火那樣,分別代表秋、春、冬、夏,所以說無所命者。(5)五聲:指宮、商、角、徵、羽。這五種音是樂律中的音階。宮為五音之首,故為萬音之主。
譯文河間獻王詢問溫城董君說:“《孝經》上說:'孝是上天的根本,是大地的準則。’說的是什麽意思,”回答說:“上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代表冬季,金代表秋季,土代表夏之末,火代表夏季,木代表春季。春季主生出,夏季主成長,夏末主養成,秋季主收獲,冬季主收藏。貯藏是冬季所要完成的工作。所以父親所生出的東西,他的孩子使之長成;父親所長成的東西,他的孩子就養成它;父親所養成的東西,他的孩子就完成它。凡是父親所做的,他的孩子全接續下來繼續去做,不敢不讓父親的意願實現,表達做人的原則。所以五行是五種品行。由此看來,父親傳授,孩子接受,本是上天的原則。所以:說孝是上天的標準。說的是這個意思。天子說:“好呵~上天的原則已經聽說過了,希望聽壹聽大地的準則”。
董君回答說:“大地生出雲彩造出雨水,生出氣來變成風。風雨,是大地生出的。大地不敢占有這個功勞和名聲,壹定往上歸給上。天如從天上往下來的,都命名為天刮風天下雨。不說地刮風地下雨。辛勤勞苦匯集在大地身上,名聲壹律歸給上天,不是非常有義,誰能做到這樣,所以在下面的服侍在上面的,如同大地服侍上天,可以說是最大的忠誠。土是火的孩子。五行當中沒有什麽比土更可貴的。土在四季當中沒有命名的對象,不和火分得功績和名聲。木稱名春季,火稱名夏季,金稱名秋季,水稱名冬季。忠臣的道義,孝子的行為,都由土取得。土,是五行中最可貴的,它的義不能再增加了。五聲中沒有比宮更可貴的,五味中沒有比甘甜更美好,五色中沒有比黃色更興盛,這說明孝是大地的義。”河問獻王說:“好哇~。”